地方新闻

江西省上犹县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崩岗治理工程成效显著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5-02-0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上犹县横岭小流域山体原生地表植被稀疏,土层破碎且含沙量极高,一到雨季,水土流失颇为严重,加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该流域违法开采稀土的行为大量存在,使本来就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雪上加霜,形成如今极为典型的崩岗侵蚀地貌。据该县2000年组织的崩岗调查数据统计,流域范围内存在的具有危害性的崩岗有621座。这些崩岗的大量存在,“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现象经常发生,诸如河床抬高、山塘淤积、水利设施被毁、农田被冲刷等灾害性水土流失事件也时常出现,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也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百姓对此有“切肤之痛”。
    该县政府和水保部门对此也相当重视,几乎每年都会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一部分资金来进行治理,但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常常是“杯水车薪”,很难从“根”上得到治理。
    自2010年被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崩岗治理工程项目以来,当地政府和水保部门认真组织实施,通过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抓好项目的建设工作。三年来共完成投资363万元,兴建谷坊、拦砂坝136座,营造水保林和种草等植物措施60.5公顷,开挖截流沟(含水平竹节沟)37930米。同时积极组织当地百姓对已淤积的山塘、水库及河道进行清理。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河道泥沙流量明显减少,河床逐年下降。横岭小流域金盆河段就是真实的写照,它逐渐由原来的只见黄泥砂浆的“黄河”,变成了清澈见底的“清水河”,鱼虾在河里悠闲的摇头摆尾。
    二是山塘水库灌溉、养殖功能逐渐恢复。就拿该流域的老虎坑水库来说,由于崩岗治理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泥沙源头被截断,水库不再被淤积。当地百姓从项目的实施中重新看到了希望,积极组织“清剿”行动,自发对淤积水库的泥沙进行了清理,逐渐恢复了其原有的灌溉、养殖功能,使其重又焕发了生命力。
    三水利设施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项目实施前,由于崩岗侵蚀造成当地水圳等水利设施“年年修复,年年被毁”的现象多有发生,水利设施很难得到充分利用。项目实施两年来,水土流失程度显著降低,水利设施损毁现象显著减少,其为当地百姓服务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四是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该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封禁管护措施、“清剿”措施及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保护措施等“多管齐下”的策略,项目区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连小鸟和许多野生动物也来此栖息了。
    五是农业耕地质量显著提高。由于多年来崩岗侵蚀带来的危害,周边许多百姓的耕地饱受水土流失的“伤害”,耕地跑水、跑土、跑肥等现象相当严重,许多耕地都由于这个原因被撂荒。经过两年来的崩岗治理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内耕地保水、保土、保肥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耕地质量显著提高,许多被撂荒的土地重新回到当地百姓的手中。
    上犹县水土保持局    黄卫供稿   刘烈浓审核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