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意见》

浙江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意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断拓宽水土保持领域“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改革创新的思维努力走出一条提供更多优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和推进两个先行提供有力支撑。

2027年,具有浙江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基本形成,试点地区转化金额超3亿元,促进新业态增值超10亿元。到2035年,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丰富、优质,价值转化积极、便捷,为全面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二、13项重点任务,打开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1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

把森林、草地生态系统作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的重点,实施天然林和公益林抚育、水源涵养林建设,严禁违法违规开垦,统筹推进陡坡与平原农用地布局优化和整治提升,持续推动森林质量提升和钱塘江、瓯江等主要江河源头区生态自然修复。

2推进生态共富小流域建设。

推动小流域治理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态特色旅游等有机结合,在杨梅、柑橘、香榧等经果林主要分布区域,建设植被缓冲带,实施坡面径流调控,推广林下复合经营、张网采收和测土配方施肥。

3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摸底调查。

摸清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底数,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制定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监测的标准化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动态监测制度,及时跟踪掌握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数量分布、质量等级等信息,依托数字化平台,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信息开放共享。

4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

探索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础数据纳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探索建立体现市场供需关系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5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

鼓励地方先行开展以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实物量为重点的价值核算,通过市场交易、经济补偿等价值实现的手段,建立反映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保护和开发成本的价值核算方法。根据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分类,明确价值核算指标体系、具体算法、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等。

6促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因地制宜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载体谋划,支持打造特色鲜明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品牌。对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的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鼓励盘活水利存量资产,高质量发展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适度开发生态旅游、康养休闲等产业。

7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确权登记。

丰富使用权类型,合理界定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权责归属。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确权登记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统一管理。

8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权益交易。

依托生态资源资产经营管理平台(两山合作社),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载体供给方与需求方精准对接。因地制宜探索水土保持生态经营权交易、碳汇权益交易等模式。鼓励各地对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主体加大政策支持。

9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健全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生态产品供给地和受益地自愿协商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推进瓯江全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完善异地开发补偿模式,在生态产品供给地和受益地之间创新发展跨地区生态飞地经济。

10做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明确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赔偿途径等,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修复与损害赔偿的执行和监督,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司法衔接机制。

11丰富水土保持绿色金融政策工具。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开发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使用权抵(质)押等绿色信贷业务,加大对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主体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积极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路径和模式。

12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收益管理。

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反哺机制、明确的收益分配比例机制,确保分配公平合理,促进水土保持功能持续改善和村民共同富裕。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收益管理过程的监督和审计。

13健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体系。

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理论研究。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动态调查、监测、评价、确权、交易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制定转化收益分配、资金管理与监督等管理办法,推动绿色金融出台支持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优惠政策,完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产权抵(质)押融资等机制。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经营开发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探索用水、用地、用能等优惠政策。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2推进试点示范。

3强化智力支撑。

4强化宣传引导。


日期:2025-02-27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打印本文章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