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养好黑土地 护航粮满仓——全国首单侵蚀沟治理工程新增耕地指标交易系列报道之一

  乙巳蛇年春节前夕,辽宁省抚顺县海浪乡转山村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灯笼高高挂,爆竹声声响,乡亲们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喜悦。

  转山村村民卜树林正和老伴在家打扫房间,3间大瓦房宽敞明亮,院子里的水泥地面一尘不染。5米多高的“苞米楼子”里装满了玉米,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金灿灿。 

  “多亏了政府治理侵蚀沟,俺家每亩地能增产两三百斤呢!”卜树林笑着对记者说,“2024年雨水多,要是以前,损失可不小。现在侵蚀沟治理保护了耕地,水土流失少了,又是一个丰收年!” 

  下雨再也不用担心地被冲了 

  卜树林家里有十几亩地,农闲时他会外出打零工。“以前汛期赶上下雨,我和老伴至少得有一个人放下手中的活儿,赶紧往地里跑,盯着水,不然水冲到耕地里,那苞米就遭殃了。”卜树林回忆侵蚀沟治理之前,水毁农田现象时有发生。 

  抚顺县水务局副局长张基岩介绍,下大雨时,侵蚀沟就成了湍急水流的通道,在水流的不断冲击下,侵蚀沟两侧沟壁逐渐崩塌,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水流冲垮田埂,冲毁耕地。 

  “一两黑土二两油”,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受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因素影响,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一条条侵蚀沟如同黑土地上的一道道“伤疤”。肥沃的黑土变得越来越“瘦”、越来越“薄”、越来越“硬”。 

  党中央、国务院从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围绕“把黑土地用好养好”作出一系列部署。水利部门将侵蚀沟治理作为保护黑土地的关键举措,全力推进。“十四五”以来,松辽流域累计治理黑土区侵蚀沟3.3万条,保护和恢复耕地792万亩,每年可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1.9亿斤。 

  2024年,抚顺县超额完成侵蚀沟治理任务295条,经过治理的侵蚀沟沟头溯源、沟底下切、沟岸扩张基本得到控制,涵养水土能力显著提升,一条条“侵蚀发展沟”变成“保土稳定沟”。 

  卜树林家的耕地大多沿着河沟,这次侵蚀沟治理可帮了他大忙。“大雨来了也不用担心了,侵蚀沟治理之后,雨水不会再顺着沟道侵蚀耕地了!”卜树林高兴地说。 

  2024年8月的一天,海浪乡24小时内降水超过300毫米,相当于一天下了半年的雨。“这要是在过去,侵蚀沟周边的耕地肯定保不住了。现在好了,治理后的侵蚀沟稳如泰山,既保住水土和耕地,也保障全乡粮食生产。”海浪乡党委书记吴庆鹏说。 

  “柔性治沟”实现节本增效 

  离开卜树林的家,沿着一条已经结冰的小河沟逆流而上,卜树林家的耕地就在这沟道两侧。 

  这是2024年海浪乡治理的5条侵蚀沟之一。张基岩介绍,这条长约1062米的沟,治理措施就有10多种。 

  在这条沟的起点,记者首先看到了第一种措施——生态袋固滨笼。整齐的生态袋石笼形成一个“几”字状,将沟头四周紧密包围。紧接着,两排“柳桩护沟”作为第二种措施顺接护沟。再往上走,落差较大处,还能看到两层台阶模样的“槐树桩消力坎”横卧在两排柳桩柳编之间。顺沟而上,还有石笼谷坊、秸秆填埋、截排水沟、紫穗槐护岸、田间作业路等治理措施。 

  张基岩介绍,抚顺县坚持“生态治沟”理念,以“沟坡兼治、柔治为先”的治理模式,系统治理侵蚀沟。 

  什么是柔性治理?张基岩说,相对于石笼这些硬措施而言,柳桩柳编、秸秆填埋等生态的治理方式就叫柔性治理。 

  柔性治理有什么好处?“柔性治理凸显生态性,以近乎自然的方式,减少施工面,尽可能减少对耕地的影响,同时还能大幅度节约成本。”张基岩进一步解释,“对于侵蚀比较严重的沟段,柔性治理治不住,那也必须上硬措施。” 

  每一条沟,措施都不一样;同一条沟的不同沟段,措施也不尽相同。抚顺县水务局局长马龙江回忆:“七八月份,玉米长得正高,我们带着规划设计人员,钻苞米地,跨沟越坎,实地查看每一条沟,不断优化治理方案。” 

  抚顺县根据每一个区域、每一条沟的地形、土壤情况,汛期侵蚀程度,侵蚀沟具体情况和发育趋势等实际,逐区域制定方案,逐沟优化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实用管用、百姓欢迎”原则,制定侵蚀沟治理“一区一案”“一沟一策”。 

  奔着问题去,迎着难题上 

  抚顺县2024年侵蚀沟治理增发国债项目资金1.2亿元,体量相当于过去每年平均数的近10倍。用1年的时间完成过去10年的工程,压力可想而知。 

  施工难、进场难、备料难、运输难……千难万难,如何解难? 

  抚顺县把侵蚀沟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把侵蚀沟治理纳入党委中心工作,建立“县委主导、政府督导、水务牵头、部门联动、乡村互动、百姓参与”的工作协同机制。 

  “奔着问题去,迎着难题上!”马龙江说,“这一年来,我们组织召开数不清的项目对接会、进场会、问题会商会,举全县之力推进侵蚀沟工程建设。” 

  2024年5月开工到11月完工,半年多施工时间,抚顺县各部门和乡镇村屯都拧成“一股绳”,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实现进场不退场,施工不停工。 

  2024年10月24日,松辽流域水土流失联防联控联治协调机制工作会议在抚顺县召开,来自其他黑土区的同行们现场观摩之后,对抚顺县柔性治理理念和节资、节地、增地、增效的治理成效竖起了大拇指,抚顺县成为东北地区增发国债侵蚀沟治理工程项目的样板。 

  寒风瑟瑟,白雪皑皑,袅袅炊烟悠悠升起,勾勒出一幅丰收的年景图,或许这正是侵蚀沟治理献给这片黑土地的新春之礼。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2月7日



日期:2025-02-08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打印本文章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