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州区白花溪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及成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白花溪小流域位于巴州区东北部,距边巴城16km,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支流渠江水系,幅员35.7km2。境内山峦起伏,地质破碎,切割较深,水土流失面积达21km2,占幅员面积的58.8%。境内地质构造简单,属川中台拗川北台陷部分,岩类主要有泥岩、粉砂岩、砂岩。有白花溪沟、宋家沟、李家沟等3条干沟,干沟长达15.96km,沟壑密度为0.447km/km2,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0.3%,干沟和主要支沟的平均比降为14.5%。流域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类型。总的特点是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光照适宜,雨量充沛。但降雨集中且时空分布不均,秋季多连绵阴雨,冬季多雾少霜雪,春夏常有春干、夏旱、伏旱及风暴灾害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和加剧了水土流失。2001年被列为“长治”六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2002年7月水利部水保司司长刘震视察该流域后指出,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新路子。
一、拓展了治理思路
(一)、农户参与抓治理,我们成立了白花溪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协会。会员由治理村组村民选举产生,再在协会中推选会长和副会长。协会坚持“四制”运作,即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制,对有争议的工程实施方案和其他事项,由村民代表组织该村群众集体协商形成初步意见,再在协会工作会议实行无记名投票,最后选择票数多的方案;建设方式的申请制,对在农户自愿进行的退耕还林、坡耕地改造、兴建小微水利工程等由农民本人书面申请,会员和会长审定同意后报经指挥部批准;筹资投劳的承诺制,对劳动量大的水利水保工程,由会长组织会员讨论建设项目和投劳数量,将结果在村民大会上由村民举手表决予以确认,最后由村民对所承诺的事项签订承诺书;重大事项的公示制,对建设内容、资金使用情况、工程进度、筹资投劳金额、数量等重大事项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的监督。
(二)、引进业主抓治理,通过优惠政策引、宣传发动促,国家投资扶等办法,吸引业主在流域内搞开发,从而促进了社会资金向社会资本的转变,实现了水土流失治理的资金投入多元化。
(三)、庭院分户抓治理,对于分户受益的坡耕地改造、经果林、水保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农户的庭院水土保持,遵照“谁建设、谁投入、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分户建设、水利部门指导、政府扶持的运作机制,从而实现户自治理、户自管理、户自所有、户自受益的庭园水保治理模式。白云村五组村民孙碧林,投劳200多个,改造坡耕地20余亩,建成了优质梨、桃果园。
(四)、统筹资金抓治理,区政府组织水利、农业、林业、扶贫等部门技术人员实地规划,将各相关项目在流域内统筹安排,形成群策群力治理水土流失的大水保格局。农业部门投入24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建立了600亩绿色示范蔬菜基地;扶贫办投入25万元扶贫资金改造庭院76户修建道路3600米;区水利局投入集雨节灌资金120万元,修建蓄水池106口,沉沙凼130口,排灌沟渠12公里。
(五)、股份合作抓治理,对联户受益的坡耕地改造、经果林、水保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鼓励农户联户联建,实行股份合作,按投资投劳比例折股,按股受益。流域内有160户建成股份经果林1200亩,股份池62口,股份塘3口。
二、强化了后续管护
(一)、支部+协会+农户管理。2004年6月8日成立了“白云水果产业协会”, 7个村587户农户参加了该协会,共涉及经果林面积4000亩。协会会员民主推荐了理事长、监事长和秘书长,并聘请了农技专家为顾问,大力推行了“支部+协会+农户”的管理机制。支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负责处理具体管理过程的各种纠纷;协会负责引进优质种苗和进行技术改良;负责准确把握科技信息和市场需求信息;负责向农户传授嫁接、栽培、管理技术;负责组织农户生产的合格果产品到市场销售;负责组织果树管理配套的肥、药等生产资料。在果树投产前,每位农户交20元的会费,投产后按产值的10-15%缴纳管理费。2004年10月,由支部和协会牵头对2500亩低质油桃园进行了技改,高接换种成了2.5万株蜜桃新品种、皮球桃和脆甜桃。并从成都龙泉驿区采购了果树专用农药460箱,专用化肥20余吨,以比市场低10-15%的价格销售给会员。
(二)、租赁管理。明确了租赁“四荒”搞开发给予技术、资金、信贷、物资扶持等优惠政策。明确了租赁者经农村经济组织同意,由政府审核办理登记手续后享有继承、转让、抵押、参股联营的权利。明确规定了经营者必须经乡(镇)政府审核批准后方可与村社签订租赁合同,租赁收入实行社有乡管,设立专户、建立专帐、实行专款专用。巴州区农业局农技师彭雄典以每年每亩220元的价格,租赁小流域的坡耕地50亩,以科技为先导,培育出特早熟春小麦、龙眼豌豆等优质粮食新品种,深受当地村民和本地市场的欢迎。
(三)、承包管理。对流域内综合治理栽植的集中连片经济果木林承包给大户或企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承包者在承包期间享有对果园和配套的池、渠、凼等小型水利水保设施的管理权、使用权、维护权和对成果的收益权。承包期满时,承包者享有下轮优先承包权。巴州区水利局林高级工程师佘中以每年6000元的价格,在小流域承包治理后的荒坡地60亩,从山东农科院和西南农大试验基地引进了适应巴中山区的梨、桃、李、杏、柚、柑桔等优质果树15000多株,并建立了早、中、晚熟品种的母本园。
(四)、户自管理。对分户或联户改造的坡耕地、经果林及沟、凼、渠、池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农户利用卵石、块石或条石砌埂改造房前屋后的空隙地而建成的小果园、小药材园等由农户自行管理。小流域的一村对“长治”六期治理栽植的经果林按农户的自留地、承包地由户主进行管理,村确定1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统一指导,签订合同,所得收益提取7%作为管理经费用于支付技术员的工资和聘请专家的费用。
(五)、目标管理。在实施封禁自然修复的区域由涉及乡镇发布通告和乡规民约并确定管护人员,与乡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管护人员实行每年一聘,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辞退。管护员发现并制止一起在封禁区放牧、伐木、砍柴等行为的,给予奖金50元,罚违规者50~100元。发现在封禁区有损毁植被者,每一次处罚管护人员200~300元。
三、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盘活了土地资源。治理区“山上松柏青、山腰梯田绕、沟谷节节拦、路渠绕山转”的优美环境,促进了土地的增值,加速了土地的流转,从而使土地成了商品,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源泉。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前,家家户户是简单的原始的农耕方式,生产效率低。综合治理后,大户和科技户为了实现规模发展,积极向外出务工农户和经营能力低下的农户租赁、承包其闲置或产出率低的土地。到2002年,治理区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面积达500亩,土地租金由治理前的150元/亩提高到400元/亩以上,最高达500元/亩,土地增值1—3倍。小流域分户经营果木面积达50亩以上的有100多户。从而盘活了土地资源,保证了规模效应,实现了土地增值、农户增收、业主获利的“三赢”。
二、改善了生态环境。治理区年土壤侵蚀量减少了70.4%,年拦截泥沙流失量8.39万吨,年拦蓄地表径流283.99万方,植被覆盖率提高了26.8%,新增蓄水306万立方米,减轻了霜冻和干热风的危害,净化了空气,调节了气候,增加了土壤的氮、磷、钾等有机质含量,控制了水源的面源污染,形成了因害设防、层层拦截地表径流的综合防护体系。南垭庙村的张富尧从雷波森工局退休后在荒山坡李二包上20年不间断建成松、柏林250亩,使得曾经的光头山变成了今天的动物乐园,野兔、野鸡、拱猪等小动物开始在此栖息。
三、吸引了外来资本。“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治理区实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蓄水保土的能力,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实现了能蓄、能灌、能排。从而敲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使全区学习参观的看得眼红心跳,许多单位和个人纷纷前来投资开发。巴州区人大代表、返乡劳模陈朝花在小流域红垭村按400元/亩的价格租赁改造土地30亩,栽植优质黄金梨、丰水梨并利用果树封行前种植口口脆、黑美丽等西瓜,同时建规范化猪圈1眼,养生猪60头,今年可实现收入30万元。
四、调整了产业结构。治理区对土地进行总体规划,以科技为手段,以增收为核心,推行农村复合经营体系,大力发展经济果木、地埂经济、池园经济、庭院经济,农、林、畜、副业的比例由48%:0.25%:35%;16.75%调整为32%:10%:30%:28%,土地的产出率年增长10%以上。
五、致富了一方农民。产业结构的优化、生产条件的改善、外来资本的注入、管理机制的创新、科学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现小流域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38元。小流域孟家村五组农民张怀德抓住实施水保工程的契机,在房前屋后建果园5亩,蓄水池4口4.3亩,池周栽植大规格碰柑、脐橙,池内养鳝鱼、甲鱼、鲤、鲫、鳙鱼,年纯收入收入1.5万元。
作者:马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