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长治”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石埂梯地
丰收的喜悦
新农村新气象
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作为云南省最早实施的国家重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自1989年启动到2005年底共实施了30个县市624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万平方公里,完成土石方2.25亿方,累计投工2.38亿个,投资5.33亿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3.7亿元。据2004年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显示,全省土壤侵蚀面积比1999年减少7072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流域减少2098平方公里,全省水土流失程度下降两个百分点,“长治”工程功不可没。通过十多年持续、规模、连片、综合的重点治理,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取得了“三增三减”的好成绩,即农业人均基本农田由治理前的0.89亩增加到治理后的1.21亩,增36%;人均粮食产量由474公斤增加到534公斤,增1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834元增加到1417元,增70%;坡耕地面积由418万亩减少到267万亩,减36%,年土壤侵蚀量由11423万吨减少到10859万吨,减5%,减少了贫困人口90多万人。“长治”工程已成为我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农民脱贫致富的德政工程,建设质量过硬的品牌工程。
“长治”工程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关心、支持下,通过治理区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工程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了“七个”转变。一是治理范围从80年代末期的金沙江中下游地区扩大到丽江、迪庆等金沙江上游地区。二是从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扩展到以小流域为依托的大示范区建设。三是从综合治理向与面源污染防治、城市水保建设、节水灌溉示范等专项水土流失治理共建互补的局面转变。四是在防治思路上由人工治理为主向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结合转变。五是在投资渠道上从中央基建资金扩大到世界银行贷款,农户、企业等私营、个体经济注入等多种投资形式。六是在组织形式上由政府发动、群众投工、国家补助向政府协调、水保规划、群众承诺、投资引导方向发展。七是在建设管理上由农民施工、集体管护为主向人机结合、自我管护方向发展。
(二)开展了“五项”试点示范。一是大示范区建设。楚雄州围绕“创建全国一流水土保持大示范区”的目标,依托104条小流域、72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小区,统筹规划,加快整合,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初步建成一个规模大、机制活、效益好的3000平方公里的大示范区。二是生态修复试点。我省西山、宣威、大姚以及姚安等4个“长治”工程县分别开展了全国和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共实施生态修复面积15.53万公顷,探索出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好路子。南华、玉龙等8个县启动“长治”生态修复工程后,实现了生态修复由试点向大范围推广的跨越。三是城市水土保持试点。楚雄市和西山区按照水利部的要求认真开展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并结合实际建设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城市水保示范工程,实现了水土保持工作领域由农村为主向农村和城市并重转变。四是科技示范。晋宁县大春河小流域通过近十年的治理,逐步建成了集农业种植、园艺观光、科普教育、科技示范于一体的生态园区,被水利部列为“全国十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之一。元谋县开展了干热河谷区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和科研工作,将滴灌、喷灌、微喷灌等技术应用于水土流失治理中,提高了青枣等经果林产量,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五是面源污染防治试点。嵩明县以松华坝水源区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试点工程为契机,拓宽工作思路,积极实践和探索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资源的技术路线。
在试点示范工程的带动下,我省长江流域建成了一大批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的水土保持工程,先后有2个城市,12个县,51条小流域被财政部、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两位同志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开发“四荒”示范户,7个县被命名为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样板县。
(三)提高了“三大”效益。一是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去年我省遭遇了50年一遇的冬春夏连旱,粮食受损,烤烟减产,人畜饮水受到严重威胁。“长治”工程区由于采取生物、农耕、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营造水土保持林,涵养水源,旱情有效减轻。如嵩明县大哨马打箐、竹箐口马槽口、白邑小冲等水源点,出水期普遍延长,给抗旱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水源。永仁县太平地小流域修建的坝塘、水池充足的蓄水保证了603亩水稻,745亩玉米,300亩杂粮下种,507亩烤烟免受损失,人畜饮用水基本得到保障。据对曲靖市的调查表明,水保工程在去年抗旱减灾功效上平均提高抗旱能力25天,解决灌溉面积10.35万亩,解决84万人、 6.05万头大牲畜饮水,使672个村免受旱灾,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06亿元。二是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如牟定县飒马场小流域实施了“长治”工程后,人均建设了2.6亩基本农田,修建了可蓄水385万立方米的小型蓄水工程,粮食亩产从200公斤增加到600公斤,植被覆盖率从43%提高到76%。由于大面积的植被恢复,松茸等菌类大量生长,大力发展养殖业和茶叶、玫瑰等种植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64元增加到1770元,创造了山区生活优于坝区的奇迹。三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马龙县通过对耕地样方的监测表明,实施水保工程后年新增拦蓄径流18万方,土壤有机质含量由0.5提高到1.27,全氮、全磷、全钾分别提高64%、24%和6.5%。大姚县通过水土流失治理,年新增拦蓄径流840万方,每年减少氮、磷、钾流失量达到385万吨。
(四)形成了“一批”治理模式。我省“长治”工程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总结探索出了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科学方法和技术路线。例如以沾益县响坝河小流域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型水土流失治理开发模式、以威信县杨家寨小流域为代表的石坎梯田治理模式、以宣威市得卡河小流域为代表的管池配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治理开发模式、以西山区龙和小流域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以古城区团山小流域为代表的种、养、加相结合兼顾休闲度假的治理开发模式等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和开发模式,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云南省水利厅朱晓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