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暨衢州市城市水土保持现场会在衢州召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9月29-30日,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暨衢州市城市水土保持现场会在衢州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几年来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交流了衢州市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城市及各地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了“十一五”期间的水土保持工作。会议还向珊溪水利枢纽工程、金丽温高速公路永嘉鹿城段、松阳县供水工程、常山县芙蓉水库工程等4个全省第二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授牌。厅领导陈川、陈岳军、许文斌等参加会议。陈川厅长作重要讲话。陈岳军副厅长主持会议。
与会代表参观了健身公园、衢州学院、府山公园等衢州城市水土保持现场,走在公园小径,穿过学院池塘、徜徉南孔圣地,满目是绿意,令人感到心胸开阔,怡神静气,赏心悦目。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生态市建设考核的指标体系,作为生态市建设的主体工程来抓,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方案编报率达100%,水土保持实施率达90%以上。严格规范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过程,有效促进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2006年5月,衢州市被水利部正式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会议指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促进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一项新的课题,更多的城市要争取进入水土保持示范城市的行列。
会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全省各地水土保持工作。各地紧紧抓住国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加快,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有效开展,全省水土流失普查有序进行,基础工作不断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工作不断深入,社会各界的国策意识不断增强,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省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25平方公里。常山县、余姚市、宁海县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杭州市余杭区灵项溪等5条小流域被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水土流失普查结果表明,我省水土流失面积已从2000年的16212平方公里下降到2004年的13654平方公里。
会议强调,水土保持工作是长期性、战略性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提高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不移地贯彻一手靠自然修复,一手抓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遏制和治理,重点是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的治理和遏制。会议进一步强调,水土保持工作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水土保持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保护和治理力度,把我省的水土保持工作推向前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对“十一五”期间水土保持工作的目标任务作了部署与安排。要求进一步健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完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制度,完善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以及竣工验收制度,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由目前的13%下降到9%以下。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平方公里。各地要紧紧抓住全社会关注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利时机,加紧编制市、县水土保持规划,加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力度,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加快清洁小流域建设,治理坡耕地、园地的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监测预报,抓好城市和平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多渠道加大水土保持投入,科技创新,宣传教育,把水土保持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