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要闻

青海省与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共商黄河源区及皇水流域治理与保护工作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讯(记者孙太旻通讯员穆胜国)12月25日,青海省水土保持局局长王海宁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副县长王锦发,带领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就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皇水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与保护工作,到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进行专题汇报与座谈,以寻求加快该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副局长陈朝君,代表局党组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热烈欢迎,感谢青海省及大通县多年来对黄河水土保持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的大力保护,对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王海宁局长、王锦发副县长分别代表青海省水保局和大通县人民政府对黄委及上中游管理局,长期以来对青海省及大通县水土保持工作给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座谈中,王锦发副县长重点汇报了近年来大通县在皇水流域实施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坝系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措施、经验做法、综合效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陈朝君副局长在座谈中对青海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大通县结合当地特点制定相应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创建精品工程,加强沟道工程建设,大力推行“七项制度”改革,创建多元化投资机制,强化预防监管,着力保护城市水源地,注重宣传的经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青海省、大通县要继续发扬成绩,巩固老典型,扶持新典型,切实做好黄河源区及湟水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与保护工作。通过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与流域机构的密切配合与协作,不断创新管理运行机制,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加强治理成果巩固与保护,进一步加大辖区内新上项目的前期工作力度,储备更多更好的优势项目,以便上级择优扶持,重点实施,共同做好黄河源区的水土保持和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不断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办公室、规划计划处、治理处、监督处、淤地坝管理办公室、水政水资源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并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分别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新闻背景:
  大通县是一个以回族、土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省会西宁市辖县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该县地处青海东部,位于湟水以北,祁连山南麓,海拔2280—4622m,多年平均降水量550mm。全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辖9镇11乡、18个社区居委会和289个村委会,总人口4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6万人;全县有汉、回、土、藏、蒙古族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4.4%。大通是西宁市的重要水源地,同时也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1978 km2,占总面积的64%,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流域机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县先后实施了重点小流域工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一、二、三期工程、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沙棘资源建设、干旱山区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共治理小流域24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6.76km2,其中:完成水保造林300.06 km2,种草105.1km2,围栏封育33.79km2,梯田227.81km2,建成治沟骨干工程25座,中小型淤地坝122座,土(石)谷坊748座,沟头防护155座,田间道路516.2km/303条,雨水集流3296户/5203眼。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初见成效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湟水流域西宁项目区项目于2001年正式启动,涉及大通县寺沟、洪水沟、清水沟、后子沟、庙沟、毛家寨、石山七条流域。项目自实施以来,在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青海省水土保持局、西宁市水务局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按照高效、示范、规模治理的要求,不断完善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草综合治理的思路,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实施、各具特色、有利示范的原则,把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统筹安排,把治理、开发、管护、修复等诸要素统筹考虑,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圆满完成了各项综合治理任务。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健立健全了小流域综合防护体系,水土流失明显减轻,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3.04%提高到39.36%。一个山青、水秀、人富裕的景象正在流域内呈现。
  ——小流域坝系建设效果良好
  2004年9月,该县开始实施山城景阳沟流域坝系工程项目,已完成投资1111.0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59.58万元,群众自筹551.48万元。计划完成骨干工程6座,中型淤地坝13座,小型淤地坝16座。经过两年多的实施,现已完成骨干工程6座,中型淤地坝12座,小型淤地坝16座。项目实施,充分发挥了拦泥、蓄洪、灌溉、改善交通和控制沟底下切的作用,坝系建设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赞扬。
  ——综合治理成效果显著
  通过近年来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该县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显示出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较好地实现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了33.7%,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为农、林、牧各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基础条件,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工程建设中,坚持从实际出发,集中连片,统一规划,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大力兴修水平梯田,将大量的坡耕地建成了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实现了农业生产用地的梯田化和水利化,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同时,对农、林、牧用地比例进行了调整,使部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为实现劳力输出和从事其它产业提供了劳力保证。
  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加大沟道治理工程,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并通过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形成了多层次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改变了当地小气候和人居环境条件,从而也改变了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达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已初步形成。
  通过沙棘资源及其它项目建设,全县沙棘成片林达20万亩,年结果量达20万斤,已把沙棘种植转化成为产品,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总结近年来大通县水土保持工作经验不难看出,他们在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及坝系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就在于:
  一是加强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各项目从立项开始,省水保局、市水务局及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就高度重视,成立了相应的项目领导机构,把项目建设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加强了协调督促检查,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是依靠科技,创建精品工程
  在项目建设中,始终把引进推广应用高新科技成果,加大科技投入,创建精品示范工程,提高科技含量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精心施工。在旱作造林中推广应用FA旱地龙、根宝二号、保水剂、ABT生根粉等抗旱科技产品,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坡改梯”工程建设中,严格按上规模、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打破行政地域界限,施行集中治理、规模治理,形成万亩以上梯田地块7片,浅山地区8个乡(镇)已基本实现了梯田化。
  三是因地制宜,加强沟道工程建设
  结合本县水土流失区山大沟深,滑坡、泥石流频发的特点,突出沟道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了大、中、小型淤地坝相配套的坝系工程,层层拦泥蓄水,沟坡兼治,稳定沟坡,解决了两岸的交通和人畜饮水等问题,改善了农民生活生产条件。如该县的寺沟流域、洪水沟流域坝系已初步形成,成为了全省小流域坝系建设的典型。
  四是大力推行工程建设“七项制度”改革
  在工程建设中,积极探索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管理运行机制,规范项目建设管理,认真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项目公示制、投工投劳承诺制、资金报账制、项目质量责任制七项制度,建立健全了“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五是创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为体现综合治理效应,加强对农、林、水、计委、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将节水灌溉、水土保持国债资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生态建设项目、退耕还林草等项目向项目区内倾斜,带动各部门及广大干群共同参与项目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特色农业等其它各项农村工作,形成了良好工作局面。
  六是强化监督,加强管理,保证治理成果
  在项目建设中,以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生态型水保旅游业为突破口,强化监督,加强管理,全面做到管护人员落实、管护地块落实、管护责任落实、管护报酬落实的“四落实”;对开发建设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狠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的落实,先后编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52个,依法处理水土保持违法案件24起,有效地巩固了流域治理成果,为生态建设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七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为扩大全民水保意识,营造浓厚的全社会参与大搞水土保持建设舆论氛围,增强全民参与项目建设的热情,始终把水土保持宣传工作贯穿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政策法规,坚持每年宣传次数在15期以上,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提高了全社会的水保意识。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