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要闻

湖南省衡阳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基本建成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秋波小流域卡口站
 
 
标准小区
 
 
气象观测场
 
 
分析实验室
 
  日前,水利部专家组对湖南省衡阳市建设的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进行了验收,标志着该市水土保持工作实现由定性分析到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相结合的跨跃。
  衡阳市位于湘中东南部,属湘中红壤丘陵山地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是湖南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国土面积15302.7平方公里,有水土流失面积3896.5平方公里,占该市国土面积的25.46%,水土流失分布广,流失类型多样,以水蚀为主,伴有局部崩岗、滑坡等重力侵蚀,多发生在紫色砂页岩、第四纪红壤土、分化花岗岩地区,其中紫色砂页岩素称“南方红色沙漠”,流失严重,区域集中,在湖南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该市为了掌握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规律,探索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措施搭配,指导生态环境建设, 2001年结合“长治”工程和国债水保项目的实施,针对重点防治工程的侵蚀地类和流失类型,在衡东县、耒阳市分别建成了代表紫色砂页岩和第四纪红壤土两个不同类型的径流观测场,兴建17个径流小区(其中5x20m2标准小区14个,沟壑发育完整、流失严重且相对独立与闭合集水区域的非标准小区3个),配套建设径流泥沙分析实验室2个,简易气象观测站2个,配备了自记雨量计、烘干机、分析天平等实验设备。2004年,该市水土保持监测站成为全国18个、湖南省唯一的水土保持综合监测典型站之一,纳入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高标准建成控制上游面积2.78平方公里的秋波小流域卡口站1个、信息处理中心1个及5个标准小区,配置自计水位仪、流速仪等观测设备以及电脑、数码摄像机、GPS全球定位仪、监测车等监测设施。到目前为止,已建成不同类型的径流小区26个、高标准小流域卡口站1个,配置必要的观测分析设施和信息传输系统,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监测硬件系统。秋波小流域卡口站进行近一年的不间断监测,部分监测小区取得3个年度序列完整的观测数据,初步对前期监测资料进行了整理。高标准建设的监测设施,还得到了“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湖南省衡阳市水土保持监测站 张新元)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