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06年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一年来,山西省水土保持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水利部、黄委、海委、黄河中游局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水保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加大生态建设投入的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一批水保重点治理项目整体推进,进展顺利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一期工程顺利通过水利部的竣工验收,该项目的治理范围由原来的4县扩展到5县展。黄土高原水保世行二期项目通过世界银行独立局的后评价。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首都水资源水保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水保项目、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黄河水保生态工程、汾河上游水保治理项目、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水利配套工程等一批重点治理项目均按计划圆满完成各项治理任务。全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74万亩,完成生态自然修复面积1080万亩,建成淤地坝608座、小型水保工程5058处。共完成投资6611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7593 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102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8001万元。
(二)圆满组织召开了三个重要会议
1、召开了两年一次的全省第十一次小流域治理工作会议。9月18日,省政府在运城市召开了全省第十一次小流域治理工作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我省“十五”期间水土保持的成绩和经验,结合当前全省实施“两区”开发、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下一阶段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要突出抓好淤地坝建设,加大淤地坝建设力度,加快治理开发步伐,全面推进以淤地坝建设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
2、召开了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场会。9月12日至15日,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场会在我省潞城市召开。会议研究和探讨了加快推进“十一五”海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目标、思路和措施。
3、召开了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完成换届工作。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12月2日,省水土保持学会在太原隆重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大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学术交流和表彰活动,通过了修改后的学会章程。省水利厅副厅长张健当选为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牛西午、张新彦、王纯、霍转业、刘四龙、李文银(常务)6位同志当选为副理事长,李文银同志任秘书长。
(三)高质量完成两项水土保持规划任务
1、完成了全省“十一五”淤地坝建设规划。11月,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在全省建设1万座淤地坝的目标和任务,厅水保局组织省、市、县三级水保部门的技术人员,快速度、高质量编制完成了全省“十一五”淤地坝建设规划。规划区包括7市48个县,省政府划定的新农村建设和“两区”开发重点县全在其中,涉及贫困人口200多万。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建设淤地坝1万座,拦蓄泥沙15亿吨,增加坝滩地86.1万亩。
2、完成“两区”水保生态建设专项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举全省之力,支持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和连片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4月,厅水保局组织“两区” 10市59县的水利水保技术骨干,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工作,如期完成“两区”“十一五” 水保生态建设专项规划。规划区横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总面积9.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63.3%,其中水土流失面积6.8万平方公里。规划期末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70.83平方公里,治理度从44%提供到54.3%。
(四)水保预防监督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山西省共计审批331个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引导开发建设单位投入水保治理资金达2.9亿元,验收开发建设项目共99个,收缴水土流失补偿费2163万元,治理费2508万元。其中潞安煤业集团公司的司马矿井、屯留矿井,晋城煤业集团赵庄矿井、霍州电厂、榆社电厂、国电大同二电厂、鲁能河曲电厂7个大型建设项目通过水利部组织的水土保持竣工验收;隆重纪念《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15周年。6月28日,省人大组织召开座谈会,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省环保局等28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水利厅厅长潘军峰在会上认真总结了15年来我省水土保持工作的成绩、经验和教训。会议提出,今后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和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严肃查处违法案件,使全社会树立依法防治的观念。
(五)水保监测工作取得新进展
完成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项目、21世纪首都水资源项目的监测任务,并编制了年度监测报告。开展了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工程、山西万家寨引黄入晋一期工程、山西榆社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河曲电厂、山西兆光发电责任有限公司2×300MW机组工程、山西晋城赵庄煤矿、潞安煤业集团司马矿、屯留矿井等一批大型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特别是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报告通过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组织的评审,获得了极高评价,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接受评审的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发布了2005年度《山西省水土保持监测公报》,吕梁、大同、长治、晋城、临汾、运城6个市也首次发布了水土保持监测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