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要闻

陕西省无定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各具特色的大示范区格局已经形成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陕西省无定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的靖边、榆阳、横山、子洲、绥德、米脂、清涧等县(区) 七个项目区,从2003年实施以来,按照水利部开展大示范区建设的要求,认真贯彻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思路,加强领导,更新观念,精心组织,真抓真干,将重点工程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工作来抓。七个项目区立足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创建出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的典型模式和精品工程,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水土保持大示范区。成为陕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示范的“窗口”。
    ——子洲县逐年推进,注重沟坡综合治理,开辟三条线路,整合城郊型园林式水土保持、高效农业、基本农田和新农村建设四大示范区,已经培育出以佛殿堂为代表的城郊型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大示范区典型。
    ——榆阳区以基本农田配套集雨节灌工程和道路建设为框架,狠抓以大扁杏为主的经济林、以常绿树为主的林草建设和封禁措施,以线串点,已经形成李家沟项目区规模宏大,措施齐全,综合配套,成效显著的综合治理大示范区。
    ——绥德县采取专业队承包造林包成活的办法,坚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经过多年的扩展和延伸,整体推进,形成龙湾二百多平方公里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科技示范为一体的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
    ——靖边县继续在红墩界乡尔德井村完善人居环境建设,强化周边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初步实现了田、林、草、路、科技、产业结构调整和村容村貌美化的配套完善,使其成为全市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样板,同时营造沙漠万亩常青林,进行沙区水地综合配套和高科技试验示范取得实效。
    ——清涧县结合坡陡沟深的实际情况,以“打坝、栽枣、封禁、种草”为重点,以项目区为中心,采取多种灵活多样的有效措施,建设百万亩红枣基地,形成了红枣产业大示范区。
    ——米脂县以沟道整治和修建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继续创新黄土丘陵沟壑区综合治理模式;注重支毛沟和微地形精细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形成了人多地少山区特有的示范治理模式,并在高西沟村建立水土保持户外教室和水土保持展室,成为展示水保生态建设成果的窗口,休闲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教学、实践、观模和水土流失警示教育基地。。
    ——横山县结合自身优势,以机修梯田和坝系建设为基础,以养羊促种草,扶持养羊大户,培育草畜主导产业成效显著,还大力扶持李界沟村发展设施农业,建设郊区副食品基地。
(王埃平)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