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发水保项目实施中彰显科技支撑作用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今年四月,四川省水土保持局会同四川省农发办对我省2006年度国家农业综合水土保持项目的检查验收中发现,2006年以来,各项目县(区)狠抓科技推广工作有新成效,尤其梓潼县、北川县、苍溪县加强了水土保持技术队伍建设,根据当地项目实施实际,在水土流失的防治模式、防治措施设计、施工技术、综合防治措施的新材料、新品种及工程效益等方面积极开展了研究与成果的推广应用,通过开展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升了水土保持科技含量,提高了治理质量、工作效率和技术服务水平。
一、依托科技示范园区,积极开展试验示范与推广
梓潼县、苍溪县在2003-2005年的项目实施中积极创建了水保科技示范园区,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试验,为下年度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2006年进一步加强科技示范园区的管理,充分依托水保科技示范园区开展试验、示范、推广,把抽象理论、先进技术和工程效益转变为治理区群众看得见的工程实例,缩短了项目宣传和组织发动过程。
梓潼县一是在“科技园”科教示范小区引进新品种试验。用地17亩引进核桃、梨、桃、柑橘、枇杷、枣等10余个优质新品种。每一类果树分区域栽植,中间筑人行路隔开。同类果树不同品种又分小区栽植,每个品种沿路带前排树立明显标识牌,对每个品种在同一自然、土壤、肥水和管护条件下的效益、长势、产量、耐旱耐涝、抗病抗虫及其生长习性进行对比观测;二是在“科技园”科教示范小区开展优质水果新技术栽培试验、示范。用地60余亩进行晚白桃新技术实验、示范栽培,建立优质果树品种新技术示范栽植培训基地。三是在“科技园”科教示范小区用地2-3亩开展摩洛哥水土保持新技术试验、示范。将用地划成“田”字形的6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犁地深翻整平土地,其中在3个小区表土层下30cm铺上一层锯末(锯末不仅能够在雨季吸收大量雨水,而且还可以减少雨水渗漏,遇上天旱锯末保持的水分就可以保证作物生长的需要),等到次年大春作物播种时节分别种上玉米、花生等,对比观测各类作物的长势、产量等。
苍溪县在水保科技示范园区重点示范最优的防治模式,并采用“园区+公司+农户”的运行机制,通过改善水利条件,引进成都兴强公司入驻水保科技示范园,试验、推广兴强1号桃,2006年推广面积已达3000亩。园区在推进水土保持的同时,增加了治理区群众收入,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效益双赢。
二、小区试验,以点示范,整体推进综合治理
北川县为确保2006-2008年项目的实施效果,立足县情,把项目发展方向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小区试验先行,试验成功后,明确了“以土埂为主改造坡耕地,建设都坝万亩核桃基地”这一战略目标,对项目区进行全面规划,科学布局,分步实施。项目实施中,以点示范,经常性组织项目区群众到已建试验、示范片进行参观与现场培训,增强了群众积极投劳和参与项目建设的决心和信心,整体推进了各项治理工作的开展。
一是开展小区试验,探索治理模式。根据项目区的区域特点和坡耕地类型、立地条件,该县于2005年租35亩坡耕地进行土坎整地及核桃栽植试验,得出了不同坡度的投资投劳标准,从而提出了2006年项目治理措施内容及方式,为搞好工程招投标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开展小区试验,探索治理成效。与北川水保良种苗木繁育场联手,在2003-2005年项目实施区擂鼓镇干河沟小流域内,租地40亩,用于培育巴中市南江县川核系列优质核桃品种,并对适宜在北川发展的大五星枇杷、丰水梨、黄金梨等品种进行引种与栽植试验,将试验成功的成果在项目区推广应用,示范推广势态好,深受群众欢迎。
三、探索施工技术,强化工程建设质量与技术服务
梓潼县在蓄水池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过去对蓄水池池壁采用M7.5水泥沙浆砌红砖,再用 M10水泥沙浆抹面,但用这种材料的工程抗地基不均匀沉降能力和抗渗能力不强,并且施工工序较多,施工期长。2006年该县在任家沟小流域做了大胆探索,将蓄水池池壁改为C15砼现浇,使蓄水池整体结构加强,抗渗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确保了工程质量,缩短了工期,但投资成本增加,该县还将进一步探索总结。
岳池县在工程建设中,水保技术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提高了工程质量。北川县在坡改梯的实施上,强化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与技术服务。首先,水保技术人员对面积、户主、小地名等相关信息进行现场记录,做到对实施面积和投资规划心中有数;其次,派驻工地技术人员,组织治理村社干部,分7个放线小组,加班加点,早出晚归,每个放线小组每天放线8—10亩,人日均步行里程超过20公里;第三,专业施工队伍进场后,保证各重点片有专人现场巡察、监督、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