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要闻

四川省通江县走移安结合之路促水保生态修复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通江县为切实抓好平溪项目区“长治”生态修复工作,针对该项目区内山高坡陡,农民群众长年依靠“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度日,致使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农民群众陷入“越垦越荒、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怪圈等问题,按照“移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原则,坚持走“移安”结合之路,确立了“依托‘长治’生态修复项目,结合扶贫开发,大力实施生态移民,促进退耕还林,修复生态植被,加快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抓好落实,取得显著生态修复和脱贫致富成效。
  2004年至2006年,通过在该项目区实施“长治”生态修复,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8公顷,建蓄水池20口、排灌沟渠6公里、沉沙凼100个,修建道路8公里,整治塘堰5座,建水保林205公顷、经果林43公顷、沼气池150口、省柴灶200口,封禁治理864公顷,建生态移民住房9000平方米,实施移民75户375人。其主要措施是:
  突出“三抓”,确保移得出
  抓宣传动员,转变观念,实现自愿搬迁。通江县把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与扶贫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组织工作组,深入农家院户,向农民群众讲明走出穷山、脱贫致富的道理,讲明修复生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通过与农户对比算账、典型示范等方法,帮助他们摒弃“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的陈旧观念,树立放眼山外、投身市场、参与竞争、发家致富的新观念,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水保生态移民。
  抓政策激励,维护权益,实现自觉搬迁。县政府出台了生态移民“五优先”优惠政策,即:按规划搬迁的移民户,建房占地优先审批放线,承包田土优先调整划拨,发展种养项目优扶持,子女入学优先解决等,在同等条件下,搬迁户可优先对其过去耕的陡坡地承包治理,并享受退耕还林还草和粮食补贴政策。
  抓督查督办,严格考核,实现彻底搬迁。每年初,从县上到乡镇、到村社和农户,层层下达移民点建设和移民搬迁、生态修复的量化指标。在实施中,坚持由下至上逐月上报进度,由上至下逐级督查督办。县委、县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对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每年底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比打分,兑现奖励。使水保生态移民工作不折不扣落到了实处,抓出了成效。
  实施“两改”,确保稳得住
  改善生产条件,建好基础设施。在该项目区内,选择集镇周围、公路沿线和水源充沛地带,实施坡改梯、薄变厚、脊变沃,并配套沟、凼、池、渠、路、坎等,改造和新建“两高一优”基本农田。三年间,将临小通江河的大沙坝建成了20公顷肥田沃土,采取覆土造地措施,使高山移民户人均有了0.07公顷的基本稳粮田。
  改善生存条件,建设美好家园。该县结合“村通工程”和“巴中新村”建设,帮助移民搬迁户实现了“五通”,即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通;搞好“三建”,即建节能灶、建畜禽舍、建平房,通过水利部门的对口帮扶,移民户全部用上了自来水,照上了安全电,住进了新平房。
  坚持“一调”,实现逐步能致富
  为了保证搬迁移民户逐步能致富,该县结合项目区移民户有培育“两耳一菇”的习惯和临近旅游区的良好条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移民户增收致富。一是大力发展经果林、培育“两耳一菇”和覆土造地间作粮经作物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产业,改变了移民户“种田即种粮”的常规思维定势和生产习惯,虽然下山后耕种的田土面积少了,但经济收入却增加了数倍。二是引导移民户“半农半商”,通过对平溪聂家坝村的规模移民,建起了繁华的移民一商业一条街,移民户凭借临近场镇和诺水河风景区的优势,经营起了小百货、组建了农民“大棚车”,每天骑着三轮车,早出晚归赶“转转场”,向场镇居民推销农副产品,向游客推销土特产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移民户长期有了稳定的增收致富项目,移民户喜尝到了搬迁下山、“半农半商”的甜头。
  通过实施生态移民,使项目区内的林草覆盖率由54.58%上升到77%,年土壤侵蚀模数由2362吨/平方公里下降到591吨/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量由2.74万吨下降到0.69万吨,同比减少75%。仅2006年,项目区内人均占有粮食550公斤,比治理前提高了120公斤,人均纯收入1950元,比治理前提高了570元;生态移民户人均占有粮食520公斤,比搬迁前净增200公斤,人均纯收入1870元,比迁移前净增720元。通过实施生态移民,项目区彻底消除了“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现象,实现了项目区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来源:四川水利网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