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要闻

贵州省稳步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讯 进入主汛期,贵州水保部门加强了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工作。记者在龙里县羊鸡冲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点看到,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在记录雨量信息和观测径流小区内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并将监测信息及时报送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贵州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不仅恶化了工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还导致了大面积"石漠化"的产生,迫使许多山区群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不得不进行生态移民和异地搬迁。
  针对水土流失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的危害,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十五"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将"生态立省"作为我省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大了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省水利部门加强了水土流失监测工作的领导和监测力度,于1996年成立了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开展水土流失的动态监测和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状况普查等工作。1999年和2000年,总站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完成了我省第二、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并在此基础建立了包括土壤侵蚀数据库、TM影像库和图片库、1﹕10万土壤侵蚀强度图、坡度图、植被图等水土流失信息查询系统。并利用"3S"技术对我省喀斯特"石漠化"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准确掌握我省水土流失分布情况和流失程度以及"石漠化"的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预防水土流失带来的严重地质灾害,大力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按照水利部的要求,顺利完成了我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一期工程的建设,形成了由省监测总站与9个地(州、市)水土保持监测分站、4个典型综合监测点、41个常规监测点组成的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全省还结合水文站的优势,选取33个水文站作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2006年,在水保重点治理工程"珠治"试点工程和"长治"第七期工程的监测过程中,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组织开展了实施项目区内小流域的调查;汇总整理了项目区各条小流域的监测成果资料;在遵义龙坝小流域、桐梓元田小流域、黔西方田小流域等6条小流域内修建了82个径流小区和6个简易雨量站,布设了65个植物和作物样方,添置了烘箱、雨量筒、取土钻等观测实验设备,并培训了监测人员。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还对洪家渡水电站、黔东火电厂、索风营水电站等一批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实施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分析处理了监测样品,在整理监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各项目年度监测评价报告。同时,在对乌江引子渡水电站、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监测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较好地控制了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减少和避免了建设资金的损失,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按照水利部的要求,以2005年的基础资料为依据,编报完成了《中国水土保持公报》(贵州部分),及时向社会公布水土保持情况,为赢得社会各界支持我省大力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陈柯)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