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要闻

青海省淤地坝试点工程建设的经验与做法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全国水利建设“亮点工程”-淤地坝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三年多,青海省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黄委会和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多沙区为重点,以小流域坝系为单元,以骨干坝为主体,以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已有13条小流域坝系工程得到批复建设,批准修建淤地坝323座,其中骨干坝95座,中型淤地坝95座,小型淤地坝133座,总投资1.73亿元。截止到2006年底,已建成淤地坝152座,其中骨干坝28座,中型淤地坝44座,小型淤地坝80座。通过开展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试点工作,在项目前期工作、建设管理、运行管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是淤地坝建设成效显著的关键
    能否保证坝系建设顺利实施,根本在认识,关键在领导。多年来,青海省各级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认识,强化领导,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全方位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把淤地坝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为此,我省在淤地坝建设初期就提出了“加强领导、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创新突破、狠抓落实、密切配合、全面推进”的淤地坝建设管理指导思想,并成立了由省、地、县组成的淤地坝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层层建设管理体系,从组织上保证了淤地坝建设的顺利开展和科学的管理。
    2、搞好项目前期工作,是扩大淤地坝建设规模的基础
     淤地坝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设计”的原则,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和有关规范、规定为依据,按照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兼顾沿黄支流”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全省淤地坝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在《青海省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的指导下选择试点流域,加大了项目储备的力度, 2007年上半年已完成民和、平安等7县8条小流域坝系可研,其中3条坝系通过技术审查并上报水利部,5条坝系上报黄河水立委员会待审,另有3条坝系可研已开始进行前期工作,逐步实现了及时申请立项、及时开展建设的目标。
    3推行“四制”,是淤地坝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我省在淤地坝建设管理工作中,全面推行了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公示制。
    各项目县在淤地坝建设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实行项目法人制,由县水务局作为建设单位负责淤地坝的建设和管理,县水保站具体组织项目实施,落实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监督,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培训,以保证工程按期竣工。随着三项制度的出台,我省淤地坝工程从1998年开始推行工程监理工作,由监理公司委派监理工程师长年驻守在施工现场,严格按照初步设计和有关规范对所有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进行监控,实现了质量、投资、进度“三控制”,为我省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的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我省在总结部分淤地坝试行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经验的基础上,从2006年开始在淤地坝建设中全面推行招投标制。通过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制,不仅引入了竞争机制,而且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透明度”,有效地杜绝了施工承包中存在的“关系工程”问题,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投资效益。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的透明度,我省在淤地坝工程建设中实行了公示制。根据下达的投资计划、建设任务和批准的初步设计,将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公告牌的形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提前动手,合理安排,是淤地坝建设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
    我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工程建设中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地气候寒冷,雨热同季,暴雨集中,施工期短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淤地坝施工的进度,进一步加大了工程造价。经多年的实践总结,“提前动手,合理安排”是解决我省淤地坝建设施工期短的有效途径。提前动手,就是在项目建设前一年提前做好施工计划,按工程建设有关要求招纳工程施工、质检等单位,并部署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就是对工程各分部工程的施工顺序进行周密的计划,并合理使用施工机械,做到抢抓工期,保证工程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真正实现了费省效宏的目标,成为我省淤地坝建设的一条新举措。
    5、明晰产权,分级管理是淤地坝安全运行的长效机制
    我省经过多年淤地坝工程建设的实践,在淤地坝运行管理中利用有限的出让工程使用权和开放工程建设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鼓励农村和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等,明晰了产权、经营权和管护权,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一是骨干坝采取乡镇水利水保站统一管理。我省对骨干坝实行双重管理,由县水务局与乡镇水利水保站签订管理合同,由乡镇水利水保站进行统一管理,确保了管护人员的稳定和管护人员的专业化,保证了乡镇水利水保工程管理资金的来源,做到了汛期有人管,险情有人报,岁修有资金,保障了淤地坝的安全运行和管护。
    二是中小型淤地坝采取乡村两级管理。中小型淤地坝由当地村委会管理,并与乡镇水利水保站签订管理合同,在管理上形成一套良好的工程运行管护机制。通过层层签订管理合同,既减轻了国家的管理负担,也保证了坝系的安全运行和一般的工程维修,确保了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对今后大规模淤地坝建设的运行管理提供了经验。
    三是效益好的淤地坝工程采取承包和拍卖的管理方式。将工程的使用权进行拍卖,由购买者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扭转了过去“治、管、用分离,责、权、利不明”,“建坝有人问,坝成无人管”的现象,有利于淤地坝工程充分发挥灌溉、供水、浇地、养殖、淤地等效益,逐步达到以坝养坝的目标。
    6、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是淤地坝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措施
    为了使社会各界对淤地坝建设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及时了解全省淤地坝工程的建设情况,支持和参与淤地坝建设,各级水保业务部门充分利用动态简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络、标语等形式,通过专题采访、典型推广、经验介绍、动态传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淤地坝建设对改善生态环境、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及减少入黄泥沙的重要作用和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省宣传报到淤地坝建设的专题材料60多篇,宣传标语3000多条。同时配合流域机构淤地坝建设工作简报,及时报道和宣传全省淤地坝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为淤地坝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