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要闻

甘肃省平凉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按照省、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精神,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于3月17日—20日对全市七县(区)执法专项行动第一、第二阶段有关工作内容进行了全面督查。通过听取汇报、翻阅资料、现场查看和座谈,总体认为前一阶段全市执法专项工作起步良好,各县(区)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专项行动及时启动,县(区)“实施方案”全部出台。
     继去年12月4日平凉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启动会以后,各县(区)领导都十分重视,业务部门认真负责,按照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水务局关于《平凉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及时召开会议,并吸纳了土地、矿产、林业、环保、安监、法院等部门组成成员单位,成立了县(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县(区)围绕“三项目标”、“四项任务”和“三点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全部制定颁发了县(区)水土保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由县(区)政府批转下发到各乡镇和重点开发建设项目单位。崆峒、华亭、灵台、崇信四县(区)编印教材,邀请专业执法人员对执法工作进行了全面培训,启动工作及时全面开展。
    二、大力开展宣传,提高全社会水保法制意识。
    省、市动员、培训之后,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专项行动宣传高潮。据统计止目前全市已举办广播电视讲座2期,在县电视台黄金时间打出主题字幕30次,制做固定宣传牌18面,发放宣传资料11000多份,书写张贴标语11000多条,悬挂横幅18条,展出图片400张、张贴宣传标语10000张,出动宣传车6次。灵台县水土保持局局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任明科于2007年12月14日在县电视台做了题为《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的电视讲话;崇信县水保局在2008年12月组织全体水保执法人员30人,对《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规范性文件、执法程序等进行了为期三天培训,并组织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知识竞赛”。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的宣传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民水土保持意识进一步提高。
    三、调查摸底,建立档案,督促整改。
    专项行动工作启动后正值春节,加之去冬今春遭遇全国性冻雨、雪危害,大雪封路、交通阻塞,但各县(区) 坚持按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抢时间、争速度,在交通工具普遍短缺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开发建设项目区,对辖区内2000年以来的开发建设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拉网式清理摸底调查,登记造册,档案建立工作。通过汇总分析,全市2000年以来涉及到的开发建设项目58个,其中部批、省批、市批有方案的项目20个,县(区)批复方案表的单位8个,没有水土保持方案书表的中小型煤矿、水泥厂、水利工程 、砖瓦场、石料场等 30个。 2003 年以来完建但未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开发建设单位8个。
    通过专项行动第一、第二阶段的工作,已有华砚煤矿水土保持工程通过了水利部的竣工验收;对华煤集团所属的6家煤矿落实了水土保持监测,对华亭电厂和华砚煤矿2家单位落实了水土保持监理;对罗定高速公路、石堡子水库、陇州沟煤矿、山寨煤矿等8家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下发了通知书;对没有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30个中小型煤矿、水泥厂、砖瓦厂、石料厂等送达了催报通知书,并要求限期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报告表后上报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对市、县(区)落实水土保持方案难度大、收费难、治理工作滞后的罗定高速公路违法违规典型案件按照上级要求收集资料,上报省、部水行政主管部门。
    同时通过督查也发现以下问题:
    一是专项行动缺乏资金、交通工具和取证设备,给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带来了较大困难;
    二是全市七县(区)目前除华亭县有水保方案编制丙级资质外,其他六县(区)均没有,使小型生产企业(如砖瓦场等)水保方案表的编制存在困难,“三同时”制度落实难;
    三是个别县普查摸底工作滞后,底子还不够清,对违法违规单位下一步处理思路不清;
    四是高速公路落实水土保持方案难度大,表现为:治理工作滞后,水土保持监理、监测难以落实,水土流失危害补偿费征收难。
 
(甘肃省水土保持局)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