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要闻

贵州省2008年大事回眸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一、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全省开展执法专项行动以来,共调查、排查在建和2003年以后完建但未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开发建设项目8710个。2008年,全省共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173个,监督检查3653次,验收水土保持设施的开发建设项目143个,查处违法案件218起,水土保持两费征缴2069.8万元。通过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切实加强监督执法,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二、完成《贵州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草拟工作
 
    2008年,在省政府法制办的牵头下,完成了《贵州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草拟工作,该办法即将由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进一步完善我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三、圆满完成全国水土保持会议的筹备工作
 
    2008年,会同毕节地区行署积极配合水利部做好2008年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的会务工作,确保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四、水土流失治理速度进一步加快
 
    2008年,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85.52平方公里,完成土石方量3751.2万方,完成投资25165.7万元,投劳1365.4万工日。通过治理,治理区土壤侵蚀量大幅度减少,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蔓延,同时大大改善治理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群众增产增收,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积极做好石漠化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预报评价工作
 
    贵州省在抓好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长治”工程、“珠治”工程、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以及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编制完成了《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2008—2010年)监测方案》和《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08—2015年)监测规划》,省政府已明确此项任务由水利部门承担,省级财政专项安排150万元监测工作经费,目前省水土保持监测站正积极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监测工作。
 
六、组织编制完成《贵州省2009~2011年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规划》
 
    2008年底,根据国家实施内需拉动的要求,按照水利部的安排部署,省水利厅与省发改委及时组织编制完成了《贵州省2009~2011年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规划》,提出了近三年我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安排和计划,切实做好当前贵州水土保持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实现中央拉动内需的经济战略目标和搞好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奠定基础。
 
七、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工作
 
    结合贵州省“珠治”工程建设,摄制完成《石漠化·生存·梦--贵州省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电视专题片并在贵州电视台播放。开展并完成《绿水青山——贵州水土保持画册》编制工作,宣传总结多年来我省水土保持的工作思路、经验、取得成就和发展目标。结合毕节试验区成立20周年暨2008年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在我省召开之际,紧紧围绕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与毕节地区行署共同制定《贵毕公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大示范宣传方案》,组织开展了贵毕公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大示范一系列宣传报道活动,深入宣传贵毕公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示范工程在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2008年,我省在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贵州省水利厅网站、贵州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登载水土保持信息和短文40余篇,在《中国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科学》等刊物上发表文章30余篇,省级编辑撰写“水保简讯”13期,水土保持世行项目简报6期,此外还在贵州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水土保持新闻30多条。
 
八、制定出台《贵州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修订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结合贵州实际,与省发改委共同制定出台了《贵州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项目的建设管理,提高治理成效,以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各项工程建设的全面开展。
 
九、成立了贵州省水土保持学会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划和准备,2008年12月,我省正式成立了贵州省水土保持学会,对加强学术交流,促进贵州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