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09年水土保持工程启动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治理山丘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

修整后的水平梯(条)田

山区小塘坝

集雨蓄水工程现场

集雨蓄水工程现场
日前,天津市2009年水土保持工程全面启动,计划投资400万元,治理蓟县山丘区9个乡镇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预计工程于8月底建成生效,届时将有效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减少风沙,涵养水源,进一步改善蓟县山区生态环境。
多年来,天津市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蓟县境内的山丘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山区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瘠薄,植被覆盖率低,直接影响和制约山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区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市范围内的各类开发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平原区水土流失现象有扩大迹象,扩大水土保持范围、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为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天津市水务局专门制定了《天津市水土保持规划》,未来5~10年,本市水土流失治理将本着“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将全市行政区域划分为重点治理、重点预防保护和重点监督3个区域,以“保护水源涵养区,治理山地丘陵区,修复平原滨海区,管住开发建设区”为目标,不断健全水土保持法规、制度体系,完善监测网络,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建设推广水土保持示范区,到2020年,实现减少地表径流量1.4亿立方米,减少土壤流失量1019万吨,现有水土流失全部得到治理,林草覆盖度达到3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土壤含盐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的规划目标。
目前,建设单位正在昼夜兼程,全力推进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计划整修水平梯(条)农田590亩,整修沟坝地240亩,改造和新建经济林980亩、生态林630亩,封禁治理18200亩,修建谷坊坝66条,建成微集雨蓄水工程18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6.2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总量320万吨,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1%,林草覆盖度达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