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要闻

山区基础资源信息化,助力天津市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18年2月7日,《蓟县山区数字小流域基础信息资源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通过天津市水务局验收。该项目历时2年,项目组跑遍蓟州区30多个流域的大小沟壑与山头地块,在制定《蓟州山区小流域划分技术细则》和《蓟州山区小流域基础信息资源整编规范》的基础上,完成四项主要成果:
    一是完成了蓟州山区流域水系空间信息提取,建立了流域、水系及小流域、沟道拓扑关系,完成了848条200m以上河(沟)道和850个各级流域的编码标定和命名,形成了二至八级流域-水系拓扑体系。
    二是完成了蓟州山区小流域划分,划定了106条小流域,提取了小流域特征信息,并进行了命名和编码,形成了数字小流域基础地理信息成果。
    三是基于GF-1遥感影像,完成了小流域水土保持主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现状调查,掌握了各小流域梯田、水平阶、窖池及林草植被数量状况。
    四是完成了小流域自然、社会经济和水土保持监测、水土流失治理等多源、长时序数据的收集、整合和空间化、标准化处理,形成了近60个指标要素,18GB数据量的水土保持信息资源,并基于DTGIS流域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了蓟州山区三维可视化的数字小流域基础信息管理系统。
    项目采用的技术先进,成果内容丰富,信息系统扩展性好、操作简捷,可为全市水土保持决策、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提供基础信息支撑和精细化管理手段,为推动天津市水土保持信息化、自动化和智慧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将为天津市山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天津市水务局供稿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