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要闻

黑龙江省伊春五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生态修复

石笼排水沟

封禁围栏

自然修复区

    五营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北部,小兴安岭南坡腹部,这里盛产红松,素有"红松故乡"之美誉。森林总蓄积685.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9.2%,年产木材4.5万立方米。由于以前木材采伐破坏部分植被,造成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为此,黑龙江省投资300万元进行五营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封山育林4825公顷。其中,荒坡造林面积23.87公顷,退耕还林22.66公顷,移民搬迁点造林28.68公顷;治理侵蚀沟5条,截流沟1条、长336米,工程围栏2公里,宣传碑1座,标志牌4个。总治理面积48.25平方公里,改善了林区生态环境,减少了坡地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

    五营区水利局高度重视,科学设计,编制规划,严格把关,规范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完善了立项审批、资金分配管理、项目招投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严格制度规范和操作规程。一是严格项目立项标准。严格执行项目的立项程序和标准,通过前期充分调研踏勘选址,深入项目区走访群众征求民意,编制规划预算,组织专家评审程序,确保项目高标准。二是严格招投程序。严格按《招投标管理办法》实行招投标制度,招标后严禁转包、分包。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建立健全了资金管理使用制度,设立专项资金账户,专人负责,专户管理,独立核算。不定期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检查,跟踪审计,严格投资用途和标准,确保资金安全。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