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要闻

中国水利报:陕西白河县 实用技术组合用 四道防线保水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白河县位于汉江中上游的陕南山区,是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山高坡陡,沟深地少,自然条件差。白河县科学实施水保工程,控制水土流失,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致富的成功之路。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这是白河县最真实的写照。怎样有效治理水土流失,让荒山变宝地?当地针对现状,实行山顶封禁、山腰修地、山下修渠、河边修堤四道防线,让“三跑地”(跑水、跑土、跑肥)变成“三保田”(保水、保土、保肥),穷山沟变身美丽小流域,过去的穷困县成为水保治理工程的典范。
  山顶封禁大搬迁,大面积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提高森林覆盖率,涵养库区水源,从源头形成保护层。山腰修地兴产业,对于零碎破地进行连片坡改梯工程建设,充分整合土地资源,提高规模生产条件,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模式和绿色产业建设,让群众多收入。在山脚修渠建渠引水,实施旱改水,进行沟、路、塘、窖综合配套工程建设,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标准。在沟道河边修堤,堤边插柳,减少泥沙冲击河床,优化流域环境。四道防线是水保治理系统工程的基础,充分利用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水则水的原则,有机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通过试验示范和实践总结,制定出水泥预制砖筑坎、截杆覆土、覆膜、覆杆、“双保险”等修地造林应用技术。尤其在实践中独创的“等高石坎,水平连片,深翻五尺,活土盖面”的石坎应用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全面实施,并作为水保生态治理的特色模式,在全县得到广泛推广,促使水保治理工程建一处成一处,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推进绿色工程持续发展。
  红石河流域是典型的降雨高值区和易旱区,下雨成灾,无雨成旱,山洪灾害频发。多年来通过四道防线治理,形成了5万亩平顶山天然林生态林,建成了石梯子千亩连片石坎水平梯田和新厂农业引水灌区。环境优美,产业发展,红石河不再是荒凉多灾的穷山沟,成为了享誉远近的生态风景区。
  白河县多年坚持水保治理方向不变,先后对12个镇98个村45条小流域开展了大范围内小流域治理工作,实行“山、水、田、林、路、园”大规模综合整治,共治理小流域45条,共修田造地4 037公顷,造水保林22 968公顷,经济林6 682公顷,种草887公顷,生态修复46 958公顷,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0平方公里,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 129平方公里的81%,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初步形成,土壤侵蚀量量由治理前的314万吨下降到现在的160万吨,减少了49%。打造出了龙王沟流域、王家河流域省级精品示范清洁小流域工程,以及蔓营村、天宝村水保园区省级科技水保示范园工程。
  白河县位于汉江中上游的陕南山区,是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山高坡陡,沟深地少,自然条件差。白河县科学实施水保工程,控制水土流失,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致富的成功之路。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这是白河县最真实的写照。怎样有效治理水土流失,让荒山变宝地?当地针对现状,实行山顶封禁、山腰修地、山下修渠、河边修堤四道防线,让“三跑地”(跑水、跑土、跑肥)变成“三保田”(保水、保土、保肥),穷山沟变身美丽小流域,过去的穷困县成为水保治理工程的典范。
  山顶封禁大搬迁,大面积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提高森林覆盖率,涵养库区水源,从源头形成保护层。山腰修地兴产业,对于零碎破地进行连片坡改梯工程建设,充分整合土地资源,提高规模生产条件,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模式和绿色产业建设,让群众多收入。在山脚修渠建渠引水,实施旱改水,进行沟、路、塘、窖综合配套工程建设,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标准。在沟道河边修堤,堤边插柳,减少泥沙冲击河床,优化流域环境。四道防线是水保治理系统工程的基础,充分利用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水则水的原则,有机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通过试验示范和实践总结,制定出水泥预制砖筑坎、截杆覆土、覆膜、覆杆、“双保险”等修地造林应用技术。尤其在实践中独创的“等高石坎,水平连片,深翻五尺,活土盖面”的石坎应用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全面实施,并作为水保生态治理的特色模式,在全县得到广泛推广,促使水保治理工程建一处成一处,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推进绿色工程持续发展。
  红石河流域是典型的降雨高值区和易旱区,下雨成灾,无雨成旱,山洪灾害频发。多年来通过四道防线治理,形成了5万亩平顶山天然林生态林,建成了石梯子千亩连片石坎水平梯田和新厂农业引水灌区。环境优美,产业发展,红石河不再是荒凉多灾的穷山沟,成为了享誉远近的生态风景区。
  白河县多年坚持水保治理方向不变,先后对12个镇98个村45条小流域开展了大范围内小流域治理工作,实行“山、水、田、林、路、园”大规模综合整治,共治理小流域45条,共修田造地4 037公顷,造水保林22 968公顷,经济林6 682公顷,种草887公顷,生态修复46 958公顷,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0平方公里,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 129平方公里的81%,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初步形成,土壤侵蚀量量由治理前的314万吨下降到现在的160万吨,减少了49%。打造出了龙王沟流域、王家河流域省级精品示范清洁小流域工程,以及蔓营村、天宝村水保园区省级科技水保示范园工程。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