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要闻

中国水利报:重庆城口县:定点扶贫显成效 深度帮扶见真情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9-11-1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区
城口县高山群众用上自来水
沿河乡联坪村花菇丰收
城口县中蜂产业扶贫行动
      “太好了!农村饮水到户到家了。”“消费扶贫真给力!”“贷款不用还利息,发展产业更有胆气。”这是城口县众多百姓的心声。 
      2019年,水利部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城口更多支持,使“八大工程”等定点扶贫城口各项工作按序时进度顺利推进,城口一大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水利助推城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百万扶贫资金投入 
小额信贷圆“产业”梦 
      2019年,水利部帮扶单位筹集100万元扶贫资金,对贫困户实施“免抵押、免担保、3年期限、5万额度、财政贴息、风险分担”的扶贫小额信贷贴息。截至目前,已为坪坝镇、厚坪乡、周溪乡、岚天乡4个乡镇的451户建卡贫困户办理扶贫小额信贷2126万余元。周溪乡双龙村贫困户向守茂就是受益者之一。 
      向守茂,今年50岁,本人为先天性三级肢体残疾且患有慢性病(硅肺),劳动能力较弱,还要供其独生女上大学,2016年因残致贫纳入建卡贫困户,2018年申请5万元小额贷款用于发展产业。 
       “发展才能致富。”向守茂说,政策性保障只能维持父女两人基本生活,只有发展产业才能逐步实现增收致富。但是,没有启动资金和好的产业发展项目,成了向守茂面临的一大难题。 
      “小额信贷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向守茂说,听到“贷款”两个字,脑袋里首先跳出来的就是“利息”。他最初望而却步。当他的帮扶责任人唐兵给他仔细讲解小额信贷政策后,他才知道,在水利部的帮扶下,贫困户自己不用还利息,他赶紧申请了小额贷款,解决了他的启动资金。 
      资金有了,要发展什么产业呢?经过多番探索,向守茂决定发展山地鸡养殖。 
      2019年下半年,向守茂的第一批山地鸡出栏200余只,获利8000多元,为这个贫困拮据的家庭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国家政策好,我们老百姓才有希望。小额信贷不仅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也让我重拾了发展的信心。”拿着刚刚到手的8000多元钱,向守茂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他说,有了养殖经验,明年他还要扩大养殖规模,以此获取更大的收益,确保稳定脱贫。 
      目前,水利部以贷款贴息帮扶形式帮助451户贫困户发展养殖、种植、加工、乡村旅游等项目,这些贫困户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努力实现脱贫摘帽。 
      “致富路上的遍地花开,离不开水利部的大力支持。”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口将以此为契机,凝心聚力,扎实开展好水利扶贫各项工作,统筹用好各类扶贫资金,不辜负水利部用心用情的倾力帮扶。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助推特色产业扶贫 
      城口是国定贫困县,地处偏远,山高坡陡,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地方经济发展落后,农业产业发展滞后,农户和农业企业发展意识淡薄,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导致地方经济增长缓慢,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 
      水利部通过对城口现状的调研,发现城口脱贫任务艰巨。如何顺利脱贫?水利部选择了“抓产业强基础,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助推特色产业扶贫”的措施。 
      狠抓龙头企业培育。水利部帮扶城口以后,着重培育县供销合作社全资企业──城口县林之汇贸易有限公司,让其带领城口农业产业发展。整合资源让林之汇公司建立全县的农业生产监测体系,建立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全县的仓储物流配送体系、标准农产品加工体系,让城口县的农业生产有指导、质量有保障、加工有渠道、仓储配送有基础。争取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对林之汇公司组织架构进行大力改造,把林之汇公司改为供销社全部控股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同时对林之汇内部结构进行全面改造,让林之汇能够放手发展。帮助林之汇公司引入先进生产管理理念,严格绩效考核制度,增强单位员工积极性,让林之汇公司走上规范发展道路。针对农产品滞销问题,水利部为林之汇公司制定以“县内学校机关食堂配送、县外消费扶贫采购”为主的主营业务路线,使得林之汇得到迅猛发展。 
      狠抓合作模式创新。水利部针对城口县产业扶贫模式简单、成效不明显、指导不精准等问题,多次与林之汇公司商议、考察,最终确定了“订单农业”的新模式。“订单农业”指按照已经确定的市场需求,与贫困户或者紧密联系贫困户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签订种植协议,包括“定地方、定规模、定数量、定价格、定时间”六定新模式,解决了农户发展农业产业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到农业产业之中,切实让农业产业与市场接轨,切实得到实惠。 
      狠抓消费扶贫拓展。消费扶贫是扶贫措施的重要措施,是解决贫困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滞销难题的重要举措,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部指导林之汇公司在自有微信平台“城口山珍”建立“水利扶贫专栏”,并在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等官网进行宣传引流,号召水利部各下属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工会、职工通过该渠道购买城口农副产品。截至目前,水利部2019年已采购110余万元农产品,极大地促进了城口县农副产品销售,进一步推动了脱贫攻坚。 
党建促脱贫 
提振精气神 
      “在水利部的倾情帮扶下,党组织活动场旧貌换新颜,我们党员的精气神也焕然一新。”周溪乡龙丰村支部书记杨鹏说,以前龙丰村的党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不能完成相关活动,导致党员积极性不高;如今,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大家干劲十足。 
      据了解,水利部投入帮扶资金35万元,用于7个贫困村年久失修、因灾受损的党组织活动场所修缮和党员教育设施更新。目前,岚天乡三河村、治平乡新红村、左岚乡东风村、周溪乡龙丰村、修齐镇兴华村、北屏乡金龙村、明中乡木瓜村已全面完成。 
      同时,水利部积极与城口县贫困村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选取坪坝镇前进村、高燕镇红军村和龙田乡仓房村党支部为共建对象。水利部建设司于8月22日赴高燕镇红军村,捐赠1万元帮扶资金和300余册图书;水保司于10月18日赴坪坝镇前进村捐赠1万元帮扶资金,并慰问贫困户,为前进村小学生赠送学习用具;其他水利部相关单位于10月12日赴龙田乡仓房村,捐赠书架、阅览桌、党建书籍等物资。通过支部共建活动,水利部鼓励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尽心尽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此外,水利部投入帮扶资金6万余元,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于6月13日至14日在县委党校开展基层党政干部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班,共计80个人参训。“通过培训,进一步锤炼了党性,增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将进一步落实自身责任、发挥自身作用,为百姓办实事,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内引外联 
拓展发展渠道 
      水利部通过多种内引外联渠道,帮助城口县完成农产品购买和销售任务,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爱心扶贫等困难和问题。 
      资金引入。通过农业农村部协调市农委,加大对城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倾斜支持力度,倾斜支持资金近1500万元;与三峡集团公益基金会捐赠援建周溪乡三元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120万元。 
      锰钡直供电事项。国家电网重庆公司通过增加城口县电力基础设施投资进行支持,较2018年增加投资4000余万元。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事项。重庆市财政局今年已累计下达城口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2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绝对额0.28亿元,同比增长16%。 
      农村综合改革专项补助资金事项。农村综合改革专项补助资金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绝对额0.1亿元,同比增长17%。 
      据了解,2019年上半年,下达城口的水利发展资金为全市县级平均水平的近3倍。到目前为止,水利资金已下拨2.0231亿元。 
      “在水利部的倾情帮扶下,我县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县水务局负责人介绍,水利扶贫“八大工程”给城口带来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水利行业倾斜工程增强了城口水资源的蓄、引、调、配、供的能力,突破了因水制约发展的问题;产业帮扶让贫困户能够实现稳定脱贫增收;技能培训拓宽了贫困人口就业渠道;勤工俭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水利建设技术帮扶推动城口县水利工作实现科学决策;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补齐水利人才短板;党建促脱贫提振党员精气神;内引外联促进城口经济社会发展。如今,这些可喜变化还在继续,水利部真情帮扶还在继续。城口县将乘此东风、扶摇直上,确保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中国水利报》2019年11月15日4版 □王小玉 郭子全 )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