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卫视 | 山西:保水土绿荒山 收获“金山和银山”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0-07-3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主持人: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效治理水土流失,大力开展山川沟坡生态修复,在治山治水中打造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解说:这几天,吉县柏山寺乡南耀村村民老冯忙着在自家的花椒地里除草,虽然夏日炎炎,但看着挂满枝头丰收在望的累累硕果,老冯很是开心。
吉县柏山寺乡南耀村村民 冯辰志:我种了20来亩花椒,去年收入4万元左右,预估计今年要到6万元以上,这个(水保)项目确确实实给我带来了好的效益。
黄河壶口瀑布雄浑壮美,殊不知因壶口闻名的吉县却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沟坡水土流,十种九不收。近年来,吉县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先后实施并完成了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小流域坝系工程项目、坝滩联治工程项目、沟坝地治理项目、黄土高原塬面保护项目及淤地坝除险加固项目等一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到去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治理面积93280.34公顷,水保造林48783.90公顷,经济林9676.46公顷,建大中型淤地坝79座。
老冯所在的南耀小流域治理区,通过在上游打坝、下游坝滩地整治、沟道两侧花椒林种植,既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水清了、山秀了,农村经济发展了。
吉县水利局局长 陈立德: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治理面积900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66%,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全县农村群众脱贫和城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在朔州市右玉县李达窑乡,石炮沟水保大户王占峰坚持几十年治山治水,眼下杏子成熟季,这片昔日水土流失的荒山坡,如今既是游客的采摘地,更是远近闻名的“金银山”。
游客 黄凤仙:天也蓝,空气也好,摘的这个杏也挺好吃。
右玉县李达窑乡石炮沟村民 王占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治理,现在基本没有洪水往下冲的地势,现在是栽树树成,种粮粮丰收,今年我看将近能挣3万块钱,我看是一年比一年强。
荒山沟坡经过水土治理、修复生态,带来的不仅是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也日渐凸显,环境美了,人气旺了,业态多了,老百姓的钱包也随之鼓了起来。
右玉县水利局局长 李永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960多平方公里,治理度达到62%,使得绿水青山变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近年来,全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年均6亿多元,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多万亩,成为带动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龙头。
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 管化冰:我省水保生态建设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领群众治山治水,持续实现增绿增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水保生态建设力度,建管并重,为山西绘就高质量发展中的“绿富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