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沙棘生态减沙工程经济效益调研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4-04-0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自从1998年国家计划委、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在我市准、达、东、伊四旗区实施"砒砂岩沙棘减沙生态工程"以来,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通过充分发动群众,大规模在砒砂岩上种植沙棘,不但减少了入黄泥沙,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同时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地老百姓的态度也由最初怀疑、抵制,转变为欢迎、主动种植,可以说沙棘项目在鄂尔多斯市的实施为当地老百姓切切实实做了一件实事和好事。
  为了解和宣传沙棘项目在我市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按照局务会议要求,我们一行2人,于2004年4月1日至4月2日对多年实施沙棘项目的东胜区、准格尔旗两旗区的部分乡、村、社进行了考察调研。通过选取育苗、收果和采叶典型户,采取面对面交谈的方式,了解调查了种植沙棘的起使时间、投入、产出和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效益的比较。现将此行收获汇报如下:
  东胜区布日都梁镇皂火壕村史家渠社共有18户人家,80口人,多少年来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和葵花,多数农户还养了羊,但每年收入除去开支所剩无几。自1999年开始实施沙棘项目以来,老百姓从沙棘的种植和果叶采收中用工少获利大。2003年全社有10户23口人采了沙棘果,只用了一个星期采摘沙棘果12000斤,收入4200元,人均182.6元。68岁的苏长喜老人,一家3口人从1999年开始,两个劳力带着两个娃娃,在沟底一天种了40多亩,正好赶上一场好雨,成活率在90%以上,当时沙棘中心一亩给补贴8元,收入了320元;2003年全家两个劳力采摘沙棘果,用2天半时间,采摘了1千多斤沙棘果,收入近400元。同社的史过兵、史兵山两兄弟,共有4个劳力,用一周左右的时间采了4000多斤果实,收入1400元,而且采果完全利用了空闲时间,没有耽误农田的工作,而两户人家种了十几亩地,主要作物是葵花,卖上两个钱,再养上两口猪,仅仅能做到收支平衡。当地的农户都非常欢迎沙棘项目。
  布日都梁镇皂火壕村皂火壕社,全社有80多户人家300多口人,其中有20多户育了沙棘苗,仅2003年全社就育沙棘苗370多亩。育苗大户冯二保,一家四口人,主要劳力两人从1999年开始育苗,第一年在水地上育苗2亩,除去成本纯收入5000元,每亩2500元;2000年育苗3亩,纯收入7500元;2001年根据倒茬的需要,在外面包地育了10亩,由于天旱再加上成本上升,纯收入只有6000元;2002年育苗8亩,因籽种贵成本上升,纯收入18000元;2003年育苗6.5亩,和沙棘中心签了每苗3分钱的合同,总投入1万元,秋天共出苗72万株,总收入2.16万元,纯收入1.16万元。当我们问到对种植沙棘的认识时,冯二保说,过去群众不认识沙棘,认为沙棘既挂羊绒毛、又袭地,更没有利用价值,因此种植沙棘的积极性不高,甚至还有故意破坏事件发生。现在通过沙棘的种植,生态环境变好了,原来红色的山头变绿了,收入增加了,过去人们认为是种下了穷根根,现在人们观念转变了,认为是栽下了富根根。今年是沙棘苗过剩的一年,没有签订合同的育苗户,苗条无出处,农户真正认识到了只有走合同的路子,才能确保自己的利益。
  布日都梁镇皂火壕村曲家壕社有一位沙棘种植的带头人,与沙棘打了10多年的交道,在沙棘育苗和种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通过培育沙棘苗富了自家,还带动了一方的百姓致富。他就是曲家壕社老书记蔺海生,今年已经56岁,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人,经营了9亩水地和6亩水面的鱼塘,他从1993年我市开始试验种植沙棘开始,2000年以前平均每年育苗都在7亩左右,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2000年育了6亩沙棘苗,每亩的纯收入在1600元以上;2001年育苗7亩,每亩的纯收入上了1800元;2002年育苗4.5亩,每亩的纯收入达到了4000元,是多年来收入最高的一年,当年的苗条供不应求;2003年育了11亩沙棘苗,每亩纯收1200元。他不光自己致富,努力争取为农户与沙棘中心牵线搭桥,不经在当地发展育苗户,还辐射到伊旗等周边地区,从2001-2003年三年间签订育苗户133户,育苗406亩,户均3亩,年纯收入最高的户达2万多元。他所在的村不但进行沙棘育苗,而且收了沙棘果,2003年全社出动30多个劳力,利用5天的时间共采摘果1100斤,收入3850元,最多的一户收入840元。
  布日都梁镇达汗壕村刘家渠社共有30户,65人,基本上每户都参与了采摘沙棘果和沙棘叶子,前后出动40多个劳力,其中收叶子用工20多天,共采摘了5万斤,收入1万元,采果子用了10天的时间,收了2万斤,收入7千元,两项收入1.7万元,全社人均增加纯收入262元。我们的调查对象是刘文斌、刘奇两户人家,其中刘文斌已经52岁,老伴曲玉兰,今年49岁,两个劳力用农忙空闲的20天时间采叶子7千多斤,收入1400元,平均一天收入70元,用不到一周的时间采果子1100多斤,收入385元。该社的刘奇55岁,家里5口人,务农的有两个劳力,采摘了6000斤叶子,收入1200元,果子采摘了1700斤,收入595多元。通过他们我们还了解到了同社的刘文勇,已经62岁了,老伴有病,只有一个劳力,采摘了2100斤果子,收入735多元。根据估算,一个农户在沙棘上的收益已经占到了农业总收益的35%左右。而且刘奇他们还对我们介绍,采摘沙棘叶和果实,完全利用了农业空闲的时间,6月份农忙完就开始摘叶子,10月份秋收完粮食采果子,又多出来一份收入。
  准格尔旗西召乡炭窑渠村马连塔社共有292户,1067人参与沙棘育苗的占到全社90%以上,我们调查的对象叫崔元旺,53岁,家里5口人,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只有2个劳力,从2001年开始育了4亩沙棘苗,第一年由于没有经验,总收入9000元,纯收入7000元,2002年育苗6亩,总收入14000元,纯收入11000元,2003年育苗5亩,总收入15000元,纯收入7900元,年均每亩的收入是农业收入的3倍以上。
  准格尔旗西召乡炭窑渠村刘家坡社在村长的带领下,与旗水保部门签订育苗合同,水保局派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从99年开始搞沙棘育苗,当年全社共有4户,育苗22亩,每亩纯收入1200元-1500元,2001年全社共有8户,育苗50亩,每亩纯收入1500元,2002年全社共有9户,育苗75亩,每亩纯收入1500元,2003年全社共有10户,育苗77亩,每亩纯收入1500-1700元,使过去的穷村变成富裕村,现在全村沙棘育苗户都买了手机,购置了摩托车,有的家里还安装了程控电话。就王栓本人,从2000年开始育苗,当年育苗4.6亩,总收入8000多元,纯收入7000多元,2001年共育苗10亩,种子,水电费共支出4000元,纯收入12000元,2002年,共育苗6亩,卖了11400元,其中成本3000元,纯收入8000多元,2003年育苗7亩,收入23000元,成本上升到9000元,纯收入14000元,当谈到和种粮食的比较时,王栓笑着说,一亩玉米连500元也赚不来,沙棘育苗的收入要翻几番,同社的刘五小,种了25亩葵花,收了2100元,还不如育上一亩沙棘呢。
  准旗水保局的张占全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准旗西召乡实施沙棘项目这些年来给当地农民带来的效益:全乡1300户,4646人,自从1999年实施沙棘项目开始,以集体联户的方式种植,当年只涉及了炭窑渠、召村、奎洞三个村,34户。共完成12200多亩,支付资金7万元;2000年发展到炭窑渠、召村、奎洞、艾来色太和哈拉庆5个村,共有24000亩通过验收,支付资金14.8万元;2001年全乡6个村全部有任务,共完成8008亩,共支付资金10万元,2002年全乡6个村完成1.1万亩,支付资金13万元,2003年全乡6个村完成18429亩,支付资金21.8万元,加上育苗和收果叶支付34多万元,共计55.8万元,全乡在沙棘的收入上人均增加了120元。当地的农民通过沙棘中心的项目,既为生态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自己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其可谓一举两得。而沙棘项目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丰厚回报体现了利为民所谋,这一点可以在老百姓的拥护态度上真切感受到。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