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水利部对口扶贫单位一行赴城口县慰问调研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0-01-1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踏着泥泞的山路,慰问组实地察看水保工程

家园村的李清顺手捧慰问金激动地说:“我们有盼头,有信心!”

为城口职教中心学生捐款

向当地百姓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入户了解饮水安全情况

与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座谈

    本站讯 新年伊始,春节将至,1月6日至8日,由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率队,部政策法规司、中国水利报社、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和长委水保局为成员单位的扶贫慰问组,顶着寒风、翻山越岭来到重庆市城口县,将水利部党组和部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对口扶贫单位的深情厚谊,带到大巴山南麓,传递给对口扶贫点的父老相亲。
  慰问组一行在湿寒天气里驱车走过数百公里回肠百转的山路,先后来到城口县高燕乡、修齐镇和沿河乡,实地察看水土保持和县城防洪堤工程、走访当地贫困户、慰问贫困学生,了解对口负责的“三个确保”村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并与县委、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座谈,就扶贫工作的成效和下一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充分沟通、交流。 
  在修齐镇,慰问组一行踏着泥泞的山间小路,来到位于海拔800米高处的李清顺家。这是一个6口之家,李清顺上有年事已高的父母、下有两个还在读书的孩子,一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全靠远在湖南打工的丈夫。在简陋但整洁的农家屋里,慰问组一行坐下来仔细询问着一家人的生活情况,了解这些年来村里的变化,鼓励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扶贫决心和力度要充满信心,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好。李清顺接过慰问金后激动地说:感谢水利部的亲人!有你们的关心帮助,我们有盼头、有信心。 
  在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还没放寒假的孩子们聚集在学校的大门口,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上挂着笑容、写满着热望和期待。近年来,本着扶贫先扶智,水利部在捐赠大量资金援建希望小学的基础上,还先后资助职教中心四百多名经济困难学生,使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 
  地处大巴山南麓、重庆市最北端的城口县,总人口24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是国家扶贫重点县。自2002年10月水利部新一轮定点扶贫城口县以来,全县确立了“生态为本、特色为魂”的发展战略,作为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和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重要支柱,水利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全县水利化程度明显提高。从进入新世纪后还没有一段堤防和一座水库,到目前已建成大型水库和中型水库各一座,还建设了2.7公里的县城防洪堤,并于去年经历了50年一遇的洪水考验,有效保障了县城及周边5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对口支持,全县民生水利有长足发展。通过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解决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过建山区微水工程,蓄引水能力达到3.3亿立方米;实施“长治”四期、六期和农发水保项目,全县16条小流域得到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受益区粮食增产、群众增收;通过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和“国家以电带燃料试点县”,全县在建和已建水电装机28万千瓦,占可开发总量的60%以上,水电清洁能源产业基本形成。 
  水利扶贫工作通过注入科学发展理念、夯实发展基础、增加发展后进,已助推城口县贫困人口从2002年的8.55万人减少到2009年底的3.28万人。在消除岩洞窝棚户的基础上,通过扶贫、生态建设搬迁移民2895户。 
  庙垭村、家园村、文峰村是水利部重点扶持的“三个确保”整体推进村。2008年以来,三个村打响了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扶贫攻坚战,目前三个村的饮水安全项目已全面完成,小农水、水保项目已全面启动,村级公路已开工建设,国土整治项目也在同时推进。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文峰村的竹笋、家园村的干果、庙垭村的蔬菜,产业发展已具雏形,并将成为全县扶贫开发的“示范村”和“样板村”。2010年,三个村的人均年收入将达到4000元以上。 
  在座谈会上,慰问组对城口县的扶贫工作推进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全县下一步发展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希望城口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加注重理念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尤其要重视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慰问组要求城口县务必在2010年全面完成“三个确保”村的扶贫任务和目标。水利部有关部门将竭力为全县“十二五”水利规划工作提供专业支持。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