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英国驻华大使考察甘肃省英国赠款中国小流域管理项目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0-04-1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10年3月30日,英国政府驻华大使吴思田,英国国际发展部驻华代表处主任戴伟,项目官员张若等一行,在兰州听取了我省英国赠款中国小流域管理项目实施成效的介绍。省水利厅副厅长杨成有,水利厅外事处,省水利厅水保局有关同志参加了座谈会。吴思田大使和戴伟主任对项目建设所取的成绩和总结的验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高度评价。杨成有副厅长感谢英国政府对甘肃省水利工作的援助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给以技术、资金支持和合作。吴思田大使表示,将根据英国政府对外援助总体规划,与甘肃省进一步开展合作。

    英国赠款中国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是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的基础上,以提高小流域治理工作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探索总结以社区为主导的流域治理管理模式的创新型项目,2004年3月启动实施,实施期4 年,于2008年12月结束。项目区确定在甘肃省黄河流域平凉市的静宁、崆峒和庆阳市华池、环县四县(区),各选定一条小流域进行最佳可操作模式的实践,并开展能力建设和宣传推广工作。
 
    小流域示范项目经过四年的建设,在社会宣传、规划设计、实施管理、监测评价、财务管理、后续管理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和成效。项目区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条件以及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农民参与式理念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78.21公顷,治理程度从治理前的34.49%提高到56.5%。

    二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共新修梯田803.68公顷,按每亩梯田增产粮食50公斤计算,可增产60.28万公斤。

    三是注重农民生活条件改善。在示范项目建设中,围绕农民生计问题,修建水窖,解决了908户人畜饮水困难。同时,结合养畜,修建棚圈、沼气池,购置农机具等措施,有1004户直接受益。
 
    四是发展和提高农村卫生条件和教育事业。开展健康教育、妇女健康检查等,提高了流域内部分农民特别是妇女的健康意识;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和村级卫生所改建等,为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了条件;学校音体美等教学设备购置和危旧校舍改建,改善了3所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受益学生150多名。
 
    五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拓宽生产门路。通过梯田建设,人工造林、种草,保持了土壤水分,改善了当地小环境气候,起到拦蓄涵养水分作用。通过修建水窖和人饮工程建设,解决了当地人畜饮水安全。通过粮食增产,养畜,手工加工、技术培训等使农民的收入增加,抗风险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项目建设,也基本建立起了“三个机制”:建立民主决策机制,促进决策科学化;建立民主管理机制,促进管理的制度化;建立民主监督机制,促进监督的程序化。
 
    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由过去的水保措施规划转变为环境与生计改善相结合的规划;二是由传统的自上而下项目管理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参与式管理;三是由以往的水保部门技术人员规划、实施转变为相关部门技术人员、村民共同参与的综合性规划与实施。
 
    体现了“三大亮点”:一是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把解决群众生计与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二是体现了自身造血机制。项目以社区主导为主,提高社区自主管理能力和农户的自我发展技能,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三是体现了政府服务功能的重新定位。相关部门变监管型的大包大揽为服务型的指导和服务。
 
    取得了“五个成效”:一是农民的思想活了,观念变了。从衣食住行上看到了变化,从流域面貌上看到了发展,从邻里关系上看到了和谐,从村风民俗上看到了文明;二是村容村貌有了变化。沼气池与牛棚、水窖与集流场、桥梁与道路涵洞、村社道路与绿化等项目建设,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面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三是村民的民主意识有了新提高,村民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和管理,改变了对村集体不关心、不参与的现象。村民想问题办事情能从大局出发,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决策;四是解决问题有了新办法。通过引进参与式理念和示范项目实施,越来越多的村民掌握了“自己的事由自己作主”,从而使很多难点、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五是村民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通过考察培训,村民的能力得到提高,并逐渐在实际中发挥作用。
 
    甘肃省水土保持局外资科  供稿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