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成果召开记者通报会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0-07-3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主席台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院士介绍科考成果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院士介绍科考成果
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答记者提问
7月19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成果记者通报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出席并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出席会议并介绍此次科学考察成果。
据孙鸿烈和沈国舫介绍,此次科考成果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摸清了我国水土流失现状,二是全面总结了我国水土流失防治的成绩与经验,三是系统揭示了我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四是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及建议,五是促进了我国水土保持科技创新。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是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于2005年7月至2007年5月,共同组织国内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其他相关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开展的一项综合科学考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保持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综合性科学考察行动。此次科考活动充分注重考察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注重科学家、基层技术人员和群众之间的互动,并得到农业、林业、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共有86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28位院士、223位教授和研究员,以及水利部所属各流域机构、各省(区、市)、地、县水利部门的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考察。现场考察途经27个省(区、市)的315个县,行程14万公里,召开座谈会410次,调查农户4035户,发放调查问卷近20万份。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出席记者通报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来自《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水利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等10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通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