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流域城市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接受“汛期”考验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0-08-0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近日来,松辽流域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受灾比较严重,多个城市也在接受暴雨的考验。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开展,在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城市建设损毁已有水土保持设施,造成了严重的城市水土流失。大量土石方开挖,以及弃土弃碴的随意堆放,加剧土壤侵蚀,也加剧了水土流失,给水土保持建设带来了一定困难。以辽宁省本溪县为例,虽然本溪县最大降雨量达100mm,但人民生命财产均未受到威胁,人民生产生活未因暴雨来袭而受到损失。这一事实说明水土保持设施布设到位,加强城市水土流失防治,才能有抵御暴风雨的能力和保障。
辽宁省本溪县地形为四周略高,中间低,县城内地势较低洼,这样的地形就决定了本溪县地势上必然存在着水土流失隐患,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中,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及现状,以城市水土保持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为指导,实行“开发一片、建设一片、保护一片”的方针。水土流失治理主要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并加强监督执法力度。首先:在城郊四周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扩大和恢复植被的覆盖度,减少坡地的水土流失。对城市弃渣堆积区、贫瘠废弃地,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为主要目的。栽植适应能力较强、能固氮、根系发达、易成活的树种或草种;对于短期内无法上马工程建设备用地,采取临时性绿化措施,对于公路两旁以及城市边缘废弃地等,合理利用土地选择适宜的树种、草种,进行绿化保护,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发生,对城市空闲地、裸露地、工程开发恢复地及时植树种草,提高城市植被覆盖度,确保城市足够的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同时对城市住宅,小区进行绿化美化,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尽可能用软覆盖代替城市的硬覆盖,通过增加雨水入渗来增加土壤蓄水容量和控制裸露地面的水土流失,这样防治的同时,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城市形象得到大大的改观,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其次:在采取植物措施外,特别是在植物措施难以奏效的区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拦渣、护坡、土地整治、防洪排水等工程措施来控制水土流失。再次:水保行政执法部门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和“三同时”制度,严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注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督促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建设。使开发建设水土保持项目申报、审批、收费、监督检查、验收“一条龙”,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有力地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现象。
通过各项城市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落实与布设,增强防洪排涝能力,有助于城市安全渡汛,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实现人居和谐。
本溪县水土保持站 隋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