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对甘肃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开展中期评估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0-09-1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9月初,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有关专家组成的评估组对泾川县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和中国科学院甘肃临泽荒漠绿洲风沙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进行了中期评估。评估组认真审阅了园区建设相关资料,实地查看了各功能区建设情况,听取了园区创建单位的情况汇报。
泾川县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2007年3月经水利部命名的全国第一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专家组评估认为:该园区规划设计合理,功能分区清晰,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全部得到治理,各项防治措施布局合理,形成了较完整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园区以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示范与推广并重,实验与科教统一,服务与增效互补为目标,先后建成了水土保持监测区、防治试验示范区、优良植物繁育区、科普教育宣传区,布设了能够展示该类型区水土流失原貌以及主要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基本设施,建立了径流试验场,并纳入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监测网络。园区形成了适度规模的特色产业,对周边地区起到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园内设置有宣传标牌,建有水土保持展馆,正在筹建田家沟水土保持博物馆,定期举办生态环境建设展览、培训班,面向社会和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教育和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园区以科技为先导,开展水土保持及相关科学试验研究,试验设施布设规范,运行正常。园内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建成了集科技示范、娱乐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园区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备,管理人员和机构设置合理,职责明确,技术、财务、影像资料齐全,专人管理,归档及时,管理规范,符合有关规定,并且具有相对稳定的多渠道经费来源,实现了自我运行和发展。
中国科学院甘肃临泽荒漠绿洲风沙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2007年3月经水利部命名的全国第一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专家组评估认为:该园区土地使用手续合法完备,水、电、通讯、房建、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备齐全、运行正常。园区规划设计合理,功能分区清晰,各项防治措施布局有序、建设规范,形成了完整的风力侵蚀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目前已基本建成了绿洲外围防沙技术示范区、绿洲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区、绿洲水土保持节水措施示范区、科普教育区等4个功能区,配备了荒漠和农田生态系统监测设备,并纳入了中国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园内设置有宣传标牌,面向社会开展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小学生以及当地群众了解水土保持科普知识提供了场所。园区以科技为先导,引进加拿大水土保持优质苜蓿等优良品种,推广制种玉米高效节水栽培技术、枣粮间作等实用技术,并对周边地区起到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水土保持及相关科学试验研究,试验设施布设规范,运行正常。园内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形成了科学试验、科技示范、教学培训为一体的示范园区。园区机构健全,管理规范,档案资料齐全,经费来源稳定,能够实现自我运行和发展。该园区由水利部命名以后,在基础条件、基本功能、扩展功能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组宣科供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