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水土保持司与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联合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活动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0-09-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会场

水土保持司刘震司长作总结

水土保持司张学俭巡视员讲话

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郭索彦主任发言

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邰源临主任发言

水土保持司沈雪建处长作报告

水土保持司张文聪副处长作报告


    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弘扬水利干部职工抗灾抢险精神,9月13日上午,部水土保持司与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联合开展“学习身边榜样 积极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会上,刚刚结束挂职任务,在北川灾后重建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水土保持司监督管理处处长沈雪建同志做了题为“弘扬水利精神 做好北川重建工作”的报告,生态建设处副处长张文聪同志汇报了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一线工作的有关情况。他们用鲜活的事例、感人的事迹、朴实的语言,给大家讲述了在汶川灾后重建和舟曲抗灾抢险中的工作体会、切身感受和主要收获。报告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与会同志普遍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和深刻的人生启迪。
    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沈雪建同志毅然报名到灾区工作,作为中组部向地震灾区选派的首批38名挂职干部之一,于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挂职任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主要负责灾后重建水利、新农村建设、群众安置和农村永久性建房工作。震后的北川新农村建设、群众安置和水利工作繁重异常,农业生产恢复、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受灾群众安置、永久性农房建设,堰塞湖与河道治理、人畜饮水、新县城供水和防洪等工作千头万绪。面对着艰苦的工作环境、艰巨的工作任务和全新的工作课题,沈雪建同志克服了生活、工作上难以想象的困难,一到北川,就带领幸存的水利干部职工,冒着不断的余震,在破碎不堪的山体上,寻找水源。余震一来,山摇地动,岩石乱飞,但是他们不惧艰难险阻、不畏生死挑战,找水源、架管线、保群众饮水、除堰塞湖险情、清河道障碍、护提防安全。在2008年“9.24”和2009年“7.15”洪涝泥石流灾害发生时,更是不顾个人安危,首先想到群众,在第一时间赶往受灾现场,迅速组织抗洪抢险,安置受灾群众。为了北川新县城水源工程开茂水库的立项建设,他四处奔走,多方协调,超常规推进,不负陈雷部长和部党组的殷切嘱托,使得前期工作大大提速,保证了北川新县城的供水水源和长远发展。为了做好墩上乡联系点的灾后重建工作,沈雪建同志曾10多次翻越海拔3000米的应急抢通的擂禹路,不顾积雪、滑坡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冒着生命危险,赶往墩上乡走村串户解决群众过冬问题、深入农户家中指导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及场镇规划。在挂职期间,面对满目疮痍、险象环生的灾区,面对刚到北川时,4个人住在一间不足15平米的板房内,中午温度高达50-60度,酷暑、暴雨、惊雷、余震时刻考验神经和意志的艰苦环境,面对房间长满绿霉、深秋以后无法洗澡的恶劣条件,他始终在生活上坚持低标准,没有一句怨言,没提过任何要求,讲实干、讲奉献,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全身心融入灾区、扑在灾区工作上,连2008年亲人去世、2009年小孩中考,都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请一天假回京照料。沈雪建同志在北川的两年里,始终牢记使命,视险如夷,毫不畏惧,任劳任怨,严格自律,深入调研,虚心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掌实情、办实事,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付的各项任务,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情发生后,我部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工作,陈雷部长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舟曲水利前方指挥部在陈雷部长、刘宁副部长的直接领导下,紧急调遣人员成立舟曲前方工作组。8月9日接到任务后,张文聪同志简单地收拾了行装,没顾上给在国外执行任务的妻子通个电话,就匆匆把年幼的儿子托付给亲戚照顾,与前方工作组一起赶往舟曲。到达舟曲以后,按照水利前方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他负责山洪地质灾害勘查任务,任山洪地质灾害处置组副组长。为查清舟曲县境内滑坡、泥石流等山洪地质灾害情况,他顾不上旅途辛劳,顾不上条件艰苦,放下行囊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为了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他主动联系当地水利水保、国土资源等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查阅了大量资料,白天与山洪地质灾害处置组的成员冒着山洪不断和泥石流再度袭来的危险实地察看山洪灾害,三次深入舟曲县城及周边区域,摸清了主要山洪泥石流沟道的基本特征、分布状况和威胁程度等,绘制了三眼峪和罗家峪两条典型沟道的1/1000地形图和沟道纵、横断面图。晚上,他们连夜整理材料,提出山洪地质灾害的处理措施和对策建议,困了累了,他们就在椅子上靠一会儿,床位紧张,没有地方休息,他们就在地上打地铺,没有被子,他们就搭件衣服咬牙坚持。经过夜以继日的奋战,他们高质量地编制完成了《甘肃省舟曲县城及周边地域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和《甘肃省舟曲县城及周边地域山洪灾害应急实施方案》,参与完成了《甘肃省舟曲县损毁水利设施修复规划》和《甘肃省舟曲县损毁水利设施修复实施方案》,为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灾后水利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甘肃舟曲的半个多月里,张文聪同志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不舍昼夜,忘我工作,充分展示了水利人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大家纷纷表示,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工作的胜利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反映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同舟共济的强大凝聚力,充分反映了水利部党组应急处置果断决策和科学应对水平,充分反映了水利战线干部职工在灾难面前迅速集结、全力以赴、不惧艰险、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大家听了两位同志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两位同志在国家遭受重大灾难面前不畏艰险、勇挑重任,默默承受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以忘我奉献的精神、踏实敬业的作风,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他们的事迹生动地体现了水利干部职工的良好素质和献身精神,为全体水土保持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为我们深入推进水土保持事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大家在向两位同志致以崇高敬意的同时,也决心认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格和奉献精神,进一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上积极创先争优。
    刘震司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两位同志的报告生动、实在,很有教育意义。他们的感人事迹和深刻感受激发大家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水土保持事业,他们在关键时刻临危受命,在组织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积极踊跃报名到受灾一线工作,不怕牺牲、不畏困难、舍小家为大家,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全身心投入工作,深入基层调研查勘,积极建言献策,扑下身子为受灾地区办实事,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显示了真才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当地灾后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他们在工作中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达到了锻炼提高的目的,综合管理的水平和指导工作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两位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克服一切艰苦条件和困难,绝不向地方提条件,不给当地增加负担,廉洁自律,作风扎实,树立了水利干部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刘震司长希望水土保持党员干部从以下六个方面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一是要做到关键时刻冲的上。全体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两位同志的奉献精神,树立困难面前勇挑重担的良好风尚。二是要不断增长才干。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本领和工作水平,不可仅仅满足于完成眼前工作,要注意加强学习、积累和总结,成为工作上的行家里手,在关键时刻能够顶得住、干得好。三是要抓住锻炼机会,虚心向基层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四是要维护好水利干部的形象,要时刻铭记使命,发扬水利行业精神,展现水利干部职工的良好风貌。五是要脚踏实地,扎实做事,要学习两位同志,心里装着人民,为基层办实事,为群众办好事。六是不管在多么艰苦的环境面前,要始终保持坚韧不拔、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迎难而上、积极开拓的工作状态。
    部水土保持司、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领导班子成员、水土保持司全体职工及交流干部、两个中心处以上干部参加了主题活动并进行了讨论。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