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对江西省首批命名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开展中期评估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0-09-2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查看井冈山科技园红壤疏林区水土流失自动观测站

井冈山科技园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边坡弃土试验监测点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模拟降雨示范区

查看江西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草沟示范区

查看江西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大坡面观测区

查看红壤生态实验站示范园不同土壤可蚀性因子试验小区

听取红壤生态实验站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与成果介绍
2010年9月15日至19日,水利部组织了由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江西省水利部首批命名的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江西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和中科院红壤生态实验站科技示范园区等3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开展了中期评估。
专家组通过实地查看园区现场,听取园区建设和成果情况介绍,查阅档案资料,并与省、市、县有关领导座谈,充分讨论后,依据 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着重从基础条件、基本功能、扩展功能和园区管理等方面逐项评估。
经评估,江西省的3个科技园自2007年命名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小区观测、科普教育、示范推广等方面进展明显,不断完善了园区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同时,各园区根据自身优势,拓宽了研究领域,深化了研究监测内容,强化了各具特色的示范推广工作。井冈山科技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合理,功能分区清晰,坚持科学试验、技术应用、示范教育和生态环境相结合,逐步完善园区建设工作,各项防治措施布局有序、建设规范,并依托水域资源发展水面养殖,形成“水里养鱼、岸上养猪、山下种果树、山上植树”的立体开发模式,对周边地区起到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江西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成了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示范教学和生态建设4个功能区,开展了系列相关科学研究,并积极推广应用水土保持植物优化组合、优良植物种苗繁育和坡地生态果业开发等先进实用技术,发展生态果园,基本形成了集科技示范、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示范园区。中科院红壤生态实验站科技成果多,论文水平高,为红壤丘陵区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了科技支撑,成为国内外学科教育与科研交流平台的同时,积极推广水土保持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和谐、环境优美,成为了江西省龙虎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高度重视,并大力配合本次评估工作,根据水利部文件精神作了精心安排和部署。针对各园区实际情况,专家组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江西省水土保持处、吉安市水利局、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中科院红壤生态实验站、泰和县水保局负责人与专家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并达成共识,一致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园区的建设与管理,促进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