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水利部开展京沪高速铁路水土保持执法检查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0-10-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执法检查总结会


现场检查


拱形骨架护坡


植被恢复与景观结合


排水沟


施工营地宣传牌

    10月11日至15日,为做好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水利部组织有关流域机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京沪高速铁路开展了水土保持执法检查,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国务院法制办农林司、国务院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参加了检查。检查期间,检查组对取弃土场治理、边坡防护、施工迹地整治等20多个工程点位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在苏州召开了检查总结会,听取水土保持工作情况汇报,分析研究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下一步工作重点交换了意见。
    京沪高速铁路起自北京南站,终至上海虹桥站。新建双线铁路全长1318公里,总投资2209亿元,设计时速为350公里,规划输送能力为单向每年运送8000万人,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铁路通道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和海河、淮河、黄河、太湖、长江5流域。京沪高速铁路2008年4月开工,2010年6月完成线下主体工程,有望2012年之前建成通车。
    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两年多来,总指挥部和各参建单位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认真履行法律和社会责任,严格按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控制了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一是严格落实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程序,落实水法、防洪法的有关要求;二是配备专职建设管理机构和人员,创新建设管理体制;三是严格的建设管理,保证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四是全面落实水土保持设计,并开展了专项植被恢复补充设计。
    根据这次检查的情况和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检查组建议,建设单位要继续抓紧落实后续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发挥好水土保持监测作用,提前着手安排水土保持验收准备工作;同时加强与地方水利部门沟通、协商,妥善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