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委、湖北省水利厅联合检查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项目房县大木项目区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0-10-2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张启龙 彭明俊)10月14日至15日,长江水利委员会、省水利厅组成的检查组,对丹江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房县大木项目区进行督查,并对一期工程进行验收。检查组一行对房县大木项目区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6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明确将《规划》中的近期项目纳入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方案,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其中,房县大木项目区被列入治理规划之中。
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项目(房县大木项目区)有两大水系(堵河、官山河),共10条小流域,项目总投资1950.54万元,治理面积129.77平方公里。
为了实施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房县大木项目区)重点防治工程,该县成立了水土保持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最大限度的提高项目实施效果。一是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在项目规划上,既考虑水土保持的目的,又兼顾流域内退耕农户退得掉、稳得住、能致富。在品种规划上,既重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又兼顾生态、生存平衡发展,确立了“高山核桃、茶,低山柑桔、瓜(木瓜);平坦便利坡改梯,陡坡峡沟点橡籽、植松杉,沟道设谷坊、地头建堰塘、薄地种草养羊把家发”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与退耕还林建设相结合。利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大好机遇,林业部门投入资金239.94万元,在项目区植树造林533.20公顷。三是与生态建设相结合。能源部门投入资金117.50万元,在项目区建设沼气池250口、购置太阳能热水器120台,有效保护了项目区生态建设成果,提高了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四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县级投入资金120万元,在黄家营村修建河堤1.10公里、渠道3.20公里、道路硬化1.80公里。五是与村级公路建设相结合。抢抓国家实施“村村通”公路建设的机遇,交通部门投入资金880万元,在项目区修建通村公路40公里。六是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国土部门投入资金1160万元,在项目区修建河堤18公里、改造河滩地32.5公顷。通过实施六个结合,有效提升了项目实施效果。
三年来,完成中央投资975万元,完成水土流失面积治理任务129.77平方公里,占计划治理任务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