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工程在抗旱中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1-03-0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在前一阶段严重气象干旱的形势下,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程效益得到检验,通过拦蓄改变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充分发挥了蓄水功能,有效减轻了干旱带来的危害。
蒙阴县处于沂蒙山区腹地,农、林果业生产占据主导,水土流失、水资源分布不均是限制农、林业生产能力提高的瓶颈。多年来,蒙阴县积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通过坡面整地工程提高土地蓄水、持水能力保墒,通过沟道拦蓄调控水资源上、下游分配,通过水土保持林、生态修复增加水源涵养,合理调控洪水期、枯水期径流,服务于农业生产。从2010年9月至今,蒙阴县已近5个月无有效降水。面对如此严峻的干旱形势,蒙阴县水保局干部职工春节后分头前往全县各乡镇,深入小流域调查工程调控水资源能力,水保工程在抗旱中发挥了有效作用。2008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墁子小流域先后投入资金224.95万元,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4km2,整修水平梯田137.3hm2,营造各类林地264hm2,新建堰坝、谷坊、蓄水池等小型水保工程27座,增加蓄水近32万方,从跟本上改变了过去靠天吃水的局面。墁子小流域村民马青代春节期间特意打电话向县水保局表示感谢:“以前遇到干旱,沟道干涸,我们到一公里外地方挑水吃,今年如此干旱,沟道拦蓄水源充足,不仅满足了人畜吃水,还能灌溉农地,感谢水保工作,感谢水保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