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到石城考察调研水土保持工作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1-05-2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5月23日,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邱金凯一行,在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主任郭索彦、江西省水利厅,赣州市农工部,赣州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到革命老区石城县考察调研水土保持工作。
    邱金凯一行认真考察了石城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珠坑乡塘台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该流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在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该县充分考虑水土流失治理与当地群众致富相结合,采取大户承包,个人投资为主,政府适当补助,收益归大户的方式,调动群众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积极性,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建立经济油茶林基地,为治理区群众建立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培植经济增长点。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坡布沟、面植草、谷底塘”和雨水集蓄灌等水土保持措施,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发展支柱产业有机结合,真正实现水土流失治理与当地群众致富相结合,使小流域治理成为当地群众脱贫的“致富工程”和生态建设的“民心工程”。在考察调研中,邱金凯认真听取了当地政府的情况介绍,并向当地群众和承包治理大户详细了解了工程建设情况及发展前景。邱会长一行对石城县采取水土流失治理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予以了充分肯定。据悉,中国老区促进会邱金凯会长一行的考察调研活动目的是为了早日推动国家启动“革命老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
    江西省石城县是典型的苏区红县,该县地处赣江源头,是个水土流失较严重的贫困山区县,一度时期水土流失面积高达506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28.24%,山地面积的40.4%。严重的水土流失极大地制约了全县经济的发展,全县生产总值历居全市倒数第一,干部职工工资都要靠上级的转移支付才能解决,根本没有财力去办事业。1993年在国家水利部、财政部的关怀上,该县被列为全国八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通过18年的艰辛努力,全县开工治理了34条小流域,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38.09平方公里,其中兴修水平梯田333公顷,开发种植经济果木林3068.3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16613公顷,种草1608公顷,封禁治理22186.7公顷,坡面开挖水平竹节沟158.29万米,沟道修筑土谷坊1330座,修建蓄水池57个、塘坝20座。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14.41平方公里,下降了22.6%,年土壤流失量减少60多万吨,入河泥沙减少47.6%,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分别减少了71%和69%,源区水体得到了净化,河床下降了0.42米,行洪能力大大提高。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导致该县水土流失面积大,强度高,治理难度大,通过艰辛努力虽然治理了大面积水土流失,但目前,全县仍有391.59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大部份地区生态环境还很脆弱,如不继续加大治理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不仅影响该县经济社会的可持发展,还必将影响到整个赣江流域的用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江西省石城县水土保持局  何庆九供稿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