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水利部联袂开展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1-07-1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近日,教育部、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和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开展节水教育、水土保持教育的通知》(教基一函[2011]9号),拉开了两部联合建立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水土保持教育的序幕。
开展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是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2011年3月1日施行的新《水土保持法》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和教育工作,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增强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为加强中小学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发挥小拉拉大手作用,树立全社会水土保持理念,水利部积极开展工作,推动水土保持进校园工作,全国涌现出福建全省、牡丹江和哈尔滨等水土保持进课堂等典型和模式。2004年起,水利部在全国开展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创建活动,要求把科技园区作为水土保持户外教室,为中小学生走进水土保持、了解水土保持、参与水土保持提供平台和基地。目前,全国已命名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67个,分布在全国24 个省(区、市),使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有地方去看、去听、去参与,增强了对水土保持的理解和认识。
教育部与水利部开展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共建活动,将有效整合部门资源,集合部门力量,形成合力,提升宣传教育效益。中小学生通过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将增强对国情水情的认识,加深对水土保持的理解,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学校带家庭、家庭联社会,为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理念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