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黄河流域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重点防治区监测工作接受专家质询评估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4-11-0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14年10 月13日至23日,由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组成专家组,对各单位承担的黄河流域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任务——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监测工作进展情况及阶段成果,依据国家中央财政资金预算项目有关技术要求,进行了现场检查质询和技术评估。
    黄河流域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监测项目自2013年启动实施以来,按照从小到大、由少到多逐年递增的规划要求,逐步扩大监测范围,最终实现黄河流域国家级重点防治区域全覆盖。本年度黄河流域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重点防治区的监测任务涉及甘肃、内蒙、陕西、河南4省(区)的11个市(县),总面积2.92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水利普查中确定的160余个抽样调查单元。按照国家中央财政资金预算批复,年度计划投资500多万元,分别由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及所属天水、西峰、榆林、临潼监测分中心等单位共同承担。 
    检查过程中,专家组根据水利行业水土保持监测有关技术规程和项目管理制度要求,对各承担单位完成的外业调查、解译标志、抽样调查单元等最新成果进行了现场查看;重点核查评估了水土保持措施与土地利用初步解译结果的精度,图斑边界的准确性及判读的正确性,并明确提出了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修改完善意见。在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利用方面,重点质询了利用易康(eCognition)软件进行影像分割提取林草植被覆盖度等重要技术参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现场提出了解决方案。
    通过现场检查质询和技术评估,专家组经过认真会商后认为,本年度重点防治区监测工作呈现三大显著特点:一是各承担单位完成的调查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野外调查结果和数据翔实可靠;二是解译标志点建立满足项目监测工作需要,工作进度基本符合实施方案要求;三是总体质量标准均在可控范围,先进技术应用效果明显,达到技术方案预期要求。
    对于下一步工作,专家组明确要求各项目承担单位:一要进一步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贯彻执行二级检查一级审核工作制,并认真做好相关数据资料的记录工作。二要按照项目有关技术规定和管理要求,统筹协调安排,做好相关资料收集、外业验证、成果咨询与分析、报告编制、数据整编与汇总等工作。三要尽快按照专家组检查质询过程中所提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基础数据资料,修正应用软件输出结果,确保年度监测成果真实可靠。与此同时,专家组还要求各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总体计划进度安排,尽快完成时间节点任务并提交上级审查,确保重点防治区年度监测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此次检查评估,必将对黄河流域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重点防治区年度监测工作顺利实施和质量达标控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马宁 陈桂荣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