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发展水保产业 促进经济发展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为立足点,以建设基本农田保温饱、建设高效经济林基地保花钱作为落脚点,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由防护型治理向开发型治理转变,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统一,加快了水土流失区的脱贫致富步伐,推动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截至1998年底,全省水土流失区已发展经济林果7600多万亩。在陕北建成了沙柳、沙棘、仁用杏、红枣4个百万亩基地;在渭北建成了600万亩苹果和100万亩花椒及近1000万株酸枣和大枣基地;在陕南建成300多万亩蚕桑、杜仲、酥梨和100万亩龙须草基地。
    韩城市结合水土流失治理,把发展花椒为主的经济林作为主攻目标,专门成立了花椒开发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投入专项资金,现已种植30多万亩,其中在24万亩、19万条总长2.7万公里的地埂上,种植优质大红袍花椒2300多万株,年产值超过亿元,全市农业人均花椒收入350元,椒区人均收入千元以上,真正实现了水保搭台、经果致富。
    吴旗县从领导上加强,规划上落实,技术上指导,资金上倾斜,苗木上保障,政策上激励,采取全封育、禁散牧、治管并重的办法,把沙棘作为“强民富县”的工程来抓,14年发展沙棘75万多亩,人均达6亩,不仅使全县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0个百分点,解决了群众多年来苦于缺薪柴的历史,而且使年纯收入增加了1500多万元,人均增收150多元,有1000多户群众依靠沙棘走上了小康之路。
    在黄河沿岸大力发展耐旱红枣百万亩,年产值达1亿多元。久负盛名的佳县红枣面积达30万亩,总产量达2000多万公斤,产值5000万元。吴堡县樊家畔村,依靠水保发展枣园840亩,年产量20万公斤,创收80万元,人均2200元。在新建的同时,还加强了原有荒坡、荒沟酸枣的保护和改造。三原县对2亿多株酸枣进行大枣嫁接,已经嫁接800多万株,成活率和保存率在90%以上,覆盖荒山荒坡10万亩。1998年产枣2000万公斤,收入达1200多万元,仅此一项使群众人均收入增加100多元,被群众誉为“红枣枣,钱串串”。
    在“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院”的陕南嘉陵江流域,群众利用丰富的水土资源,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建成以杜仲、蚕桑、花椒、茶叶为主的林果基地50多处,面积达200多万亩,产值1000多万元,人均增收150多元。略阳县在4万公里梯田地坎上采用“杜仲+黄花”复合型、低坎单层型、高坎立体型的栽植模式栽种杜种,加上荒坡治理,杜仲总面积达到39万亩,1000亩以上连片基地就有17个,成为全国最大的杜仲基地,年产杜仲皮32万公斤,产值6400万元,年产杜仲叶30多万公斤,收入136万元。杜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拳头产品。
    水保基地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第三产业和加工业的蓬勃发展。陕西先后建成沙棘、红枣、杜仲等系列加工厂30余家,作为杜仲深加工系列产品项目之一的“杜仲叶浸粉”,获得1994年全国星火科技精品展览会金奖,畅销全国,并远销10多个国家。同时,通过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的过程,不仅为下岗人员就业找到了出路,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资源建设,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的进程。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