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沙漠对地下水有保护作用 植树不当会加剧沙情
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朱力平
如何防治沙尘暴?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在沙源————西北荒漠上植树造林,而且多多益善。如果有人说,不按科学规律大面积植树造林,反而会加重沙尘暴,您可能难以置信。然而,这正是大自然给我们上的一课。
最近,记者在沙尘暴的“产地”之一甘肃省采访时了解到,在甘肃、新疆等地,正在发生造林者始料不及的事情————几十年前大面积人工种植,已长成比碗口还要粗得多的沙枣树林成片死亡,出现人造林大面积整体毁灭、沙进人退的现象。
对此,甘肃省有关专家解释说,沙漠覆盖地面,有一种保护地下水的功能。而我们种植的每一棵树,就像一个小型抽水机,把地下水抽了上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尚不具备采用新技术的条件下,如果植树造林地点、规模不当,几年还看不出来,一二十年后,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植被就会大面积死亡,人力财力浪费不说,水资源的大幅减少,会直接导致沙化现象更加严重。
看来,要想治沙,就要植树,植树不当就会造成地下水资源下降,土壤沙化更严重,人类似乎陷入了治沙的悖论。
如何既植树造林,建设防风林带,而又不造成负反馈?不和我们的愿望适得其反?专家认为,这里有一个度,有一个需要附合沙漠和绿洲间边际效应的自然规律。
甘肃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高复可谓一语破的:“在原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干旱地区,一切要以水定产,以水定规划。”
看来,汝果欲治沙,功夫在“保水”。水之不存,林将焉附?在年降雨量只有100多毫米的西北地区,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考虑地下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和科学利用;为避免本来就紧缺的地下水资源超载、超采,有些地方要植树,有些地方应种草,有些地方不如让它保持原有地貌更好。
这就是为什么有关专家反复对记者强调:“防风固沙,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
植树固然好,科学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