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保千秋业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黎安田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历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56.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蚀面积的1/3,且98%集中在上中游地区,仅上游地区年土壤侵蚀量就达16亿吨,与黄河全流域相当。长江上中游山丘区的水土流失和中下游平原的洪水灾害,是长江两个最大、最突出的问题,都是流域乃至全国人民的心腹之患。搞好水土保持,根除水土流失之患,是保障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3年来,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
一是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新境界,领导力度普遍加大。目前,流域内的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对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危害的认识深刻了;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全面了;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增强了。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普遍得到加强,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几大班子合力共促的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领导经验和做法得到广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政府行为特征体现得越来越充分。
二是水土流失治理以空前的规模向前推进,并已取得区域性的巨大成效。3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对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数倍于以前,且年年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在原有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建设工程稳步向前推进的同时,又先后启动了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预算内资金(国债)项目和退耕还林工程等多个与治理水土流失有关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项目。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呈现出多渠道投入,多部门组织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流域推进的新格局,年治理进度接近或达到《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的1.6万平方公里的目标。一些较早实施重点治理的区域,如四川的嘉陵江中下游、云南金沙江下游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面貌已发生显著改观,总体呈现良性循环特征。
三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全面加强,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3年来,流域各地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以推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为基础,以开发建设项目为监督管理重点,以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为核心,全面加大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反《水土保持法》的案件,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急剧蔓延的势头,从根本上扭转了破坏大于治理的局面。在农村水土流失治理大规模向前推进的同时,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也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取得了可喜进展;滑坡泥石流预警成效显著,经验可鉴;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也开始起步,业已形成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历史性新局面。
三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全面加强,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3年来,流域各地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以推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为基础,以开发建设项目为监督管理重点,以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为核心,全面加大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反《水土保持法》的案件,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急剧蔓延的势头,从根本上扭转了破坏大于治理的局面。在农村水土流失治理大规模向前推进的同时,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也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取得了可喜进展;滑坡泥石流预警成效显著,经验可鉴;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也开始起步,业已形成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历史性新局面。
我们坚信,再经过10年、30年、50年的艰苦奋斗,长江的水土流失之患定可根除,一个山川秀美、江河安澜的长江流域一定会出现在繁荣富强的祖国大地上。
(作者为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
(2000年08月22日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