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退出一片秀美草原 退出一条脱贫之路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乌兰察布盟成功解决退耕还林还草难题纪实

储叶来

    新华社记者尹洪东

    加强生态建设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工作重点之一,其中退耕还林还草是重中之重,现已在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区全面铺开。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普遍遇到一些带有共性的难题:农民的口粮如何长期稳定供应?怎样让农民退得愿意、退得放心?应当建立一种什么样的退耕机制?怎样让农民在退耕过程中不但脱贫而且增收?怎样确保农民不走破坏生态环境的回头路?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在自觉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6年中,经过大胆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退耕难题的办法,在基本没有国家优惠政策扶持的情况下,6年退耕1200万亩,创造了“粮丰草茂畜旺人增收”的局面。
    凉秋八月,记者来到乌兰察布盟,从察右后旗到四子王旗,越野车整整跑了5个小时。沿途但见,遍野牧草青青,轻风过处,绿浪翻滚,好一派秀美的大草原景象。任谁也难以置信,这竟是在沙化耕地上创造的奇迹!

    在退中“有进有调”,确保农民退得放心

    乌兰察布盟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但从本世纪60年代起,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以粮为纲”政策的实施,大面积毁林开荒、垦草种粮,使乌兰察布大草原逐渐消失。到90年代初,乌兰察布盟成为内蒙古生态环境最恶劣、最贫困的地区。1994年,全盟300多万人口,人均12亩耕地,却有近百万人处于温饱线以下,占自治区总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风蚀沙化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3.8%。黄沙漫漫,白昼点灯,有的村庄一夜之间被风沙掩埋,这样的景观在乌兰察布盟并不鲜见。沙进人退,不少草原人背井离乡,沦为生态难民。
    为从根本上摆脱生存环境的恶化和挥之不去的贫困,彻底走出“粮化、沙化、贫困化”的怪圈,1994年,乌兰察布盟盟委、行署毅然作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决策。但当时的现实是,人均12亩耕地,年产粮食只有250公斤左右,农民仍解决不了温饱。退耕之后,群众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乌兰察布盟盟委书记韩振祥对记者说,过去农民只靠扩大种植面积来解决温饱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稳产高产的保灌农田面积很少、种植结构单一。全盟粮食产量低下,“种一坡,打一车,收一簸箕煮一锅”,是老百姓最形象的说法。这样低的产量,一方面是因为耕地绝大多数是沙化干旱土地,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乌兰察布盟70%的耕地种植产量与效益极低的劣质红皮小麦和莜麦。
    据此,乌兰察布盟当时确定了在退耕中“有进有调”的思路。进,通过加强水利基本设施建设,达到一人一亩稳产高产保灌农田的目标;调,顺应自然规律和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乌兰察布盟十年九旱,90%的耕地属于旱地,80%的降雨量集中在6月份以后。红皮小麦和莜麦不仅产量低(亩产不足五十公斤),而且抗灾能力弱。根据土地条件和气候特点,适宜于种植耐旱高产的晚秋作物土豆和玉米。从市场需求看,土豆价格年年增长,玉米除价格稳定外,可以通过养殖业就地转化。退耕的6年,成了乌兰察布盟种植结构彻底调整的6年,红皮小麦由1400万亩减少到15万亩,玉米实现零的突破,达到256万亩;土豆由150万亩增加到500万亩。土豆亩产平均1000公斤左右,玉米亩产300公斤到400公斤左右。就这样,耕地退下了一半,粮食不但没有减产,总产反而由6.5亿公斤增加到12.5亿公斤,将近翻了一番。农民的口粮问题有效地得到解决。
    察右后旗三井泉乡,曾是内蒙古最贫困的乡镇。1994年以前,人均10亩地,人均五十公斤粮,收入百元钱,吃粮靠救济。全乡人口6130人,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户含泪举家搬迁。如今,全乡已退出4.3万亩耕地种草,保留的2万亩耕地全部改种了土豆和玉米。宝山村68岁的农民吕喜对记者说:“一开始我对退耕是咋也想不通,怕饿肚皮。我家5口人,去年种了10亩土豆、12亩玉米,因为大旱,土豆只产了3万斤、玉米收了7000多斤,但吃粮不用犯愁了。土豆卖到3毛钱一斤,两斤土豆就换一斤好小麦。我那退下来的50多亩耕地全种了草,养了100来只羊,出栏30多只。全家一年的收入万把块。”

    建立保障和激励机制,让农民退得顺心

    乌兰察布盟对退耕作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严重风蚀沙化地、砾石地、盐碱地和15度以上的坡梁地,全部列入“退区”。“退区”内的耕地,政府与农户签定订承包合同,集中连片、统一退耕、分区域还林还草。风沙区退耕地以种植柠条、羊柴为主的灌木半灌木和沙打旺为主的多年生牧草,建成窄林带、宽草带、林草相间的灌丛草场;荒山荒坡则种植柠条及枸杞、沙棘、山杏等经济林。在此基础上,这个盟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和激励机制。
    乌兰察布盟调整税收政策,对退耕地一律免征农业税,对旗县实行税收“保总额、调结构、合理转移”的办法,做到旱地免税水地补,农业税减收牧业税补。同时,根据退耕任务,盟财政从新增农业税中集中一部分资金,作为退耕地减免农业税专款,年终由盟财政统一返还乡镇。对应退未退的耕地,每亩除足额征收农业税外,还加征生态建设保护费8--10元。
    以劳力作为替代资本,建立起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机制。种树种草需要大量资金,这对于贫困的乌兰察布盟来说,是个大难题。这个盟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劳动积累入股的方式,来解决生态投入资金问题。仅1999年,全盟退耕种树种草和“三荒”治理累计投入劳动工日5500多万个,投劳折款2.75亿元,占总投入的56%。其次,集中来自各个渠道的财政资金,强化政府投入,调动群众退耕种树种草的积极性。近6年,全盟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拿出1200万元,无偿为农民提供苗木和草籽,然后由村集体统一种植,统一管护,见效后拍卖给农户。
    大力推进林草业产权制度改革,引进股份合作制。盟里制定了谁退耕、谁治理、谁所有、谁受益的政策,一定三十年不变,并允许继承、转让。其股份合作制的具体做法是,乡镇以土地所有权和草籽苗条入股,科技人员以技术折股,农机大户以机耕服务折股,农民以劳力折股共同组建林草开发经营实体,见效后按股分红。去年以来,这个盟对前几年退耕的已见成效的600万亩林草地和300万亩绿化“三荒”地实行拍卖和有偿承包,收回的资金专户储存,建立了林草开发基金。一亩见效的退耕林草地平均收取有偿转让费80--100元。
    乌兰察布盟盟长赵世亮说,上述保障和激励机制,不仅有效强化了农户的管护意识,调动了群众的退耕积极性,而且使林草建设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起来、养起来,让农民不走回头路

    退耕种树种草,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前,已有不少地区开始实施。但是,有一些地方的退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若干年后又重新走上毁林毁草还耕的老路。
    乌兰察布盟在退耕中没有把“绿起来”作为目的,而是一开始就明确地把退耕定位在“还牧”上,让退耕的效益最终体现在畜牧业的发展上,有效地保持了退耕的稳定性。这个盟一手抓种树种草,一手抓养殖,引导农户大力发展养殖业。各级政府把扶贫等方面的资金集中用于为贫困户购买基础母畜,作为其由农转牧的补贴,将扶贫牲畜与群众退耕种树种草直接挂钩,多退多扶,少退少扶,不退不扶。一般退耕种树种草一亩政府补贴农户一只基础母畜。几年来,这个盟共筹资外购基础母畜60多万头(只),重点投向群众退耕积极性较高的地区。由此,形成了政府投畜、群众种草、拉动退耕种树种草的局面。
    退而还牧,使乌兰察布盟第一次实现了人均5亩粮田、5亩草,畜牧业发生了历史性的跨越。1994年,全盟牲畜饲养量764万头(只),今年达到1206万头(只),增长了57.9%。每年畜牧业转化玉米秸秆和马铃薯茎秆11亿公斤,消化干草16亿公斤。农民收入当中来自畜牧业的由15%提高到45%以上。化德县朝阳乡猪场村,1994年人均12亩耕地,收入300元。现在,全村1400亩耕地退出750亩全部种树种草,剩下650亩耕地建成190亩水浇地,主要种植玉米和土豆。干草和玉米秸秆用于养猪和养羊,去年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8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2%。这个村的养羊大户杨志,全家4口人,过去种46亩地,没养一只牲畜,日子贫苦。1995年以来,他共退下24亩耕地种草,发展养畜,现在有十几头猪和190多只羊,收入超过2万元。杨志感慨地说:“过去是越种越穷,越穷越种。如今我是下辈子也不走回头路了。”
    乌兰察布盟退耕6年至今,近百万贫困人口提前两年基本实现了温饱目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4年的745元提高到1999年的1838元。过去逃离家乡的生态难民,如今已有近万人重返故土。

    短评:把退耕大文章做细做实

    新华社记者尹洪东    储叶来

    退耕还林还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定然会面临着许多新的难题、新的矛盾。要解决这些难题、新的矛盾,必然的办法就是大胆创新、大胆实践,依靠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在这一点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最近6年的实践及其取得的经验,既令人振奋,又颇具借鉴价值。
    乌兰察布盟的经验昭示人们,退耕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群众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的关系。退耕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但群众的吃饭问题这一眼前利益如不解决,退耕就难以为继,不能为群众所接受。这个盟在工作中想群众之所想,把提高粮食单产和调整种植结构与退耕结合起来,并将着力点放在发展畜牧业上,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并找到了解决主要矛盾的办法。
    乌兰察布盟的经验告诉人们,退耕工作必须建立一整套新的机制,特别是保障和激励机制。各地情况不同,退耕具体实施中的政策不可能千篇一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有利于退耕工作顺利进行、有利于退耕产生实效的做法,都可以在实践中进行实践、探索。乌兰察布盟对于税收政策的调整,将扶贫牲畜与退耕直接挂钩等一系列措施,均是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利益出发的大胆创新。
    乌兰察布盟的经验还启示人们,只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贫困地区不仅有能力改善生态面貌,也完全能够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乌兰察布盟是在基本没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实施退耕的。这种不等不靠、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乌兰察布盟经验的实质。西部退耕地区,往往既是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又是经济较为贫困的地区。现在国家对退耕试点地区给予了不少优惠政策,但这些地区能不能最终绿起来、富起来,还是要靠当地干部群众的真抓实干,这才是退耕能否成功的根本保障。
    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既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一次经济结构大调整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机遇。乌兰察布盟的经验证明,只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工作做细做实,就完全可以开创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6 日电)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