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江永红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94)
[关键词]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摘 要] 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不断恶化,进进西部大开发必须道先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生态意识低下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因此建立生态文明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提。在西部大开发中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和措施是:抛弃传统观念,进行观念创新;坚持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0941(2000)12—0007—0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提高全民生态意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显得十分重要。
1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1.1 比较生态文明和传统文明
从人类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近代的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依靠农耕牧渔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工业文明从人类的创造力和人类自身的生存出发,强调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高速掠夺自然资源为价值取向,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是,工业文明过度地消耗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人口无节制地膨胀,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出现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逐渐消失、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不仅使经济的持续增长难以为继,也使整个人类社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致力于现代化的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 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有效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
1.2 生态文明特征
生态文明要求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以人类与生物圈的共存为价值取向发展生产力,从人类自我中心转向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为中心,建立生态化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从而保证人类的世代延续和“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一个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可持续发展。一个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对资源的开发投入补偿资金而实现良性生态循环,并建立 节约型 的国民经济运行体系和生态化的生产力构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秩序。
1.3 生态文明的实质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要求经济的发展既要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能超出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其结果应能促使环境的生产能力、恢复能力、补偿能力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另一方面,生态文明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因此,可以认为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建立生态文明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提
2.1 西部开发具有的优势
西部地区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其范围包括陕、甘、宁、青、新、川、滇、黔、藏、重庆、广西和内蒙古西部,总面积达619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64.48%。总人口3.39亿,占全国的27.2%。西部的耕地、森林面积占全国的50%以上,草原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已探明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60%,有色金属占全国的90%以上,陕甘宁盆地是世界上少有的集煤、气、油三大能源于一身的大面积优质能源基地,新疆的石油、青海的钾盐、内蒙古的稀土、四川攀枝花的钡钛磁铁矿等资源其数量与质量堪称世界级。另外,以科教、军工、能源为特色的国民经济体系初具规模,高科技产业与人才、高等教育、科技力量位居全国前列,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正由粗放的小农经济向集约化的农业产业化转变,瓜果、蔬菜、花卉等优势产业开始由产量低值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潜力巨大。这些都为西部开发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优势。
2.2 西部开发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西部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山多、水少、植被缺乏,下垫面复杂,生态环境具有先天的脆弱性。由于连年不合理开垦和破坏,自然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据统计,西部地区水蚀面积达107万km2,占全国水蚀总面积的59.35%。全国干旱、半塼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总面积为323万km2,其中实际发生荒漠化面积26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2%,这其中绝大部分在西部地区。因此,这就决定了西部开发必须首先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走治理与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和以节水为重点的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3 生态意识低下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据
出现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是生态意识低下,决策行为短期化。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一方面固然与西部地区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长期形成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有关,但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素质水平不高、生态意识不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发展采取的是掠夺式经营只关心近期和局部的经济效益,无视资源环境的长远和整体效益。同时,传统的经济学从劳动价值观出发,认为许多自然资源没有附加人的劳动不具备商品价值。对于资源环境的无偿使用、不计成本的做法造成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因此,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正确认识市场经济规律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当务之急。
2.4 建立 生态文明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
由于历史原困和经济原因,西部地区的生态平衡相当脆弱,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规律,运用生态学原理,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使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尤其要看到,改造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进行西部大开发,我们必须走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发达工业国家通过掠夺发展中国的资源和输出污染转嫁危机,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这种污染通过全球性循环又影响着自己的环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不允许我们走先开发、后治理的道路。
1998年发生的百年不遇的全国性的洪涝灾害和2000年4月份出现的大面积的沙尘暴,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在不具备条件又无防护补偿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滥垦、滥伐、滥牧、滥采和滥用水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现在,土地沙漠化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吃”掉一中等县。目前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达262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7%。这些都说明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生态平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 西部大开发中建立生态文明的途径与措施
3.1抛弃传统观念,进行观念创新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过关,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长期来看,要提高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加强环保宣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人对自然的统治关系变为伙伴关系、共存关系,由单纯的索取变为在索取的同时给自然以补偿,由人类支配自然的权利和对自然应尽的义务相分离变为二者的统一。同时要协调好四对关系,即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关系,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关系,经济系统和生存系统的关系,人化自然和原生自然的关系。
3.2坚持综合治理
西部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广,治理难度大,任务十分艰巨。要坚持以大流域重点治理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这是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
3.3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政策扶持
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财政职能软化,长期依造国家财政支持,地方政府很难大规模进行投资。因此这就需要中央财政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列入预算,统筹安排,并逐年增长。银行应增加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贷款,并适当延长贷款偿还年限。同时,应将一些公益性资源的使用纳入生产成本核算以节约资源和提高利用效率。
3.4 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同时对环保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腐败行为予以严厉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并得到强化。只有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强的法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才能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腾飞。
(责任编辑 徐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