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阎树文 黄 元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北京100083)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开发;中国西部
[摘 要]西部大开主要是经济开发,它对西部地区和全国加速现代化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西部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四料”俱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建立农村新型经济过程中,应首先解决好农村能源严重不足的问题。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要依法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林木,大力发展封山育林、育草和飞播造林,积极退耕还林还草。国家应组建国家生态建设委员会或环境资源部,将西部大开发中的有关部门统管起来。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0941(2000)12—0004—03
1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和内涵
西部大开发不仅对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而且对全国加速现代化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西部大开发主要是经济开发,即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当然,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发展经济,它还包括生态环境、科教卫生、社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等。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科学性和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方面的配合与协调。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在充分科学保证的基础上,做好总体规划与计划,决不能闻风而动赶浪潮,一哄而起乱上项目,尤其是那些污染严重、浪费资源和重点建设的项目一定要严格控制。
当前,西部各省区正在利用千载难逢的机遇进行调查论证和制订规划,东部各省市也相继制订了支援西部大开发和互相协作的具体计划,西部大开发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潮。
2 西部地区的自然特点和问题
2.1 西部地区的自然特点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幅员辽阔,其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0%以上,且多为山区和半山区,是众多江河的发源地。区域内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多风沙,土壤蒸发量高,年降水量少,降水多集中于6~8月,且常以暴雨形式出现,水土流失和土体滑塌等灾害严重,加上森林覆盖率低,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洪灾给江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巨大威胁。
2.2 严重的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
在当今世界上,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大公害,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威胁,并不亚于“三废”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与圭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50年代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5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6,年均土壤流失量为50亿t,相当于损失400万hm2的肥沃表土。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也日趋严重,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kmw,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年土壤流失量在80亿t以上。
2.2.1 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
黄河流域面积75.2万km2,其中黄土高原60多万km2,是我国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据统计,黄土高原60多万km2中有43万km2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而其中的11万km2的水土流失更为严重,每年平均有大约1cm的表土被流失掉,年侵蚀模数达5000~20000t/km2。黄河年输沙量高达16亿t,它以高含沙量与输沙量而著称于世。资料表明,美国科罗拉多河的含沙量为27.5kg/m3,年输沙量为1.35亿t;孟加拉国的恒河含沙量为3.9kg/m3,年输沙量为14.5亿t;原苏联的阿姆河的含沙量为2.3kg/m3;埃及的尼罗河含沙量为1.62kg/m3;我国黄河的含 沙量高达37.6kg/m3,汛期含沙量达50多kg/m3。由此可见,无论是含 沙量还是年输沙量,黄河均在世界河流的首位。
2.2.2 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
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穿越与联结40多座大中城市,流域面积180万km2,其干流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其与东南沿海一线形成丁字形的经济辐射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为我国建立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地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1981年以来流域内每个都发生程度不同的滑坡、塌陷、泥石流等灾害,90年代以来洪涝、干旱、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危害程度日益加剧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尤其是1990年和1998年的大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多亿元。
有资料显示,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在加剧。50年代该地区水土流失面积36万km2,80年代增加到567万km2,增加了55.6%,年土壤侵蚀量达22.4亿t,相当于流失氨、磷、钾肥约2500万t。长江中上游地区山高坡陡,土层极薄 ,耕地表土层厚度在50cm左右,加上降雨量大,潜在的水土流失危险性要比黄河流域大得多。若以每年平均流失表土8mm计算,该地区40~50年后将有666.67万km2农田石砾化而失去耕种价值。目前长江中上游地区已有个别地方完全石砾化,当地农民已另谋出路。
需要指出的是,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不仅危害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建设,而且由于大量泥沙下泄,致使河道、湖泊和水库淤积严重,进而使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资料表明,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已减少近50%,水库因淤积已损失库容12亿m3,80年代和50年代相比,湖北、湖南和四川3省长江的通航里程已减少2万多km(占50%)。
2.2.3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土壤侵蚀的另一种形式,是土地退化的结果,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造成的生态性灾害。我国是土地荒漠化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约有18个省区、400多个县和近4亿多人口受荒漠化危害,荒漠化带来的经济损失每年约有500多亿元,特别是2000年入春以来曾发生12次之多的沙尘暴袭击,为新中国建立以来所罕见。
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与日俱增,据统计,每年正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着,其发展令人担忧。内蒙古是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0.873亿hm2草原中已有0.386亿hm2退化或荒漠化,且每年以80万hm2的速度扩展着,其中仅仅由于挖甘草和挖发菜破坏的草原就有0.133亿hm2,迄今已有40万hm2完全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固然有气候异常的作用,但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致。因此,防治土地荒漠化必须首先解决当地人口增长过猛的问题,否则土地荒漠难以根治,即便是临时治理好了也难以长久巩固下去。
2.3 “四料”俱缺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西部地区交通不发达、信息不灵通、科技进步缓慢和人口增加过快,农民为获取粮食多采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与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因此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不但粮食产量提不高,而且招致了“四料”(燃料、木料、肥料、饲料)俱缺的恶果。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处理好陡坡退耕还林草和建设基本农田保证粮食生产的关系,否则林草植被重建难以实现。目前,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生产已经由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型向适度规模型和农、工、商、贸综合型转变。西部地区在建立农村新型经济过程中,应首先解决好农村能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柴是人类生活的主要燃料,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靠烧柴生活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可目前世界上仍有15亿人口以柴作为主要燃料,每年约烧掉木材生产量的一半。我国是世界上能源短缺的国家之一,西部地区广大 农村能源短缺的问题尤为突出。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户2亿多,其中约有8000多万农户每年有5~6个月缺少燃料。
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能源总消耗量与人均总消耗量的多少是衡量该国家或该地区是否先进的标准之一。据80年代的世界资料表明,一些国家的年人均能源消耗量,英国为12.8t,原苏联为6.6t,日本为4.7t,我国只有0.6t。美国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对84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表明:当每人每年的能源消耗量为0.4t时,只能维持生存,为1.2~1.4t时仅能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年人均能源消耗量为1.6t标准燃料时方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目前我国的能源不足,也是制约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西部地区农村燃料不足,必然会导致木料、肥料和饲料的缺乏。实践证明,由于广大 农村缺乏燃料,挖草根、铲草皮等破坏植被的问题十分严重,所以西部大开发必须把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作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的大事给予高度的重视。
3 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实践证明,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发展经济的各个环节,诸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都和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地紧密相关,尤其是生产和消费这两个环节与生态环境的质量关系更为密切。
生态环境系指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结构和运动状态各异的物质。这些环境成分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它们对人类所起的作用和影响,都会因时因地与人类生产活动的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且这种差异的大小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也是不同的。
生态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它不仅是人类索取生存物质的场所,也是为人类提供经济建设原料的宝库。因此说,自然环境也是宝贵的资源,因为环境本身就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资源——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资源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自然环境起着调节和制约的作用,破坏和浪费资源就是直接或间接地破坏生态环境。
当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向现代化迈进,人类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地利用现代科学成就所提供的巨大生产力改造着自然环境,这就促使自然环境组成规律变化的差异性不断扩大。就人类的生活与生产而言,其适应这种变化的幅度是有一定准则和限度的,而自然环境所提供的物质数量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倘若人类的经济活动迫使自然环境剧烈变化和倾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数量过多,超过了环境的调节与承载负荷的能力,那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与生态性灾害的发生。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科学地规范人类的经济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发展经济和建设生态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只要其中之一受到损害就会影响到全局。西部大开发必须把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筹划和实施,二者不可偏废,否则后果不塂设想。
4 对策与建议
(1)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实施大开发过程中要处理好发展经济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关系,从根本上遏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为达此目的,首先应依法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大力开展封山育林、育草和飞播造林,积极退耕还林还草,同时建好基本农田,保证粮食生产,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
(2)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和各省区在审批建设项目时,应严格要求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评估。尤其是水土保持、资源开发与利用、能源结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布局等,必须统筹兼顾,以生态经济理论为基础,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做好实施方案,切忌盲目乱上项目。
(3)为确保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建议国家组建一个永久性的三结合(领导、专家、企业人士)权力机构——国家生态建设委员会或环境资源部,将工业“三废”污染整治、国土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城乡环保等统管起来。各有关地区也成立相应的机构,从组织上克服那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多头行政”与“各投其资,各记其功”落后管理体制所造成的弊端,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一整套从计划、投资、治理到监督运行机制畅通的科学管理体制。自然环境本身是一个综合的完整统一体不要人为地将它拆散与分割,导致互争经费、互相扯皮和“谁也管,谁也管不好”的现象发生。
(4)西部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四料”俱缺最严重的地区,建议在有条件的荒山荒坡营造一定面积的水保用材林、薪炭林、饲料林和放牧林,这是调动群众积极参加西部大开发和使其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5)西部大开发,科教应先行。各级政府应狠抓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落实,尽快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诸如扩大投资、提高科技人员待遇、规范办学规模与专业设置、再教育、科学普及等。
(责任编辑 赵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