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建议保护与建设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地区“品牌”,也是拉动经济发展,调整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头戏”。因此,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成为代表、委员的共识。

    王永瑗代表、马福海同志认为,今后要重点抓好三江源保护区的治理与建设、环青海湖地区的草地保护与治理、东部干旱山区的水土流失以及柴达木盆地荒漠化治理,组织抓好退耕还林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下大决心、大气力把青海这个全国的“水塔”保护好、建设好。要坚决制止乱挖滥垦行为,加强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使青海的生态环境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郭玉梅代表认为,退耕还林草是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积极稳妥地进行,特别是要尊重群众意愿,摊子不宜铺得太大。应当认真做好试点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切实处理好生态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既要保证生态效益的发挥,又要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同时要在科学规划、技术指导和严格管理上下功夫,使退耕还林草工作健康进行。

    马应祥、杨生吉代表认为,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应突出对省会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利于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

    张国生代表认为,必须坚持保护和建设并重的方针,把发展生态经济与构筑区域特色产业相结合,力争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锁贺祥代表认为,青海完全具备建设生态大省的条件,主要困难是资金问题,可否通过发行生态彩票的形式募集资金,这项工作宣传、操作到位,完全有可能获得全省、全国乃至国际上的支持。

    林亚松委员认为,过去在生态治理项目实施上有不少问题,比如项目前期论证工作的不充分、不科学、可行性不强,资金管理中的人为干预、插手,致使有限资金不能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十五”期间,我省生态建设将有很多大项目,一定要解决好前期论证和资金管理上的问题。

    周立代表认为,治理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首先必须研究环境质量恶化的机理,搞不清环境质量退化的原因,退耕还林、种草种树也只是治标而非治本。建议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我省的环境质量情况进行一次彻底的调研,提出翔实的数据资料,以便更好地指导生态保护工作。

    更德、那日尖木措、布琴久旺委员认为,对如何处理好眼前经济利益和长远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建议制定一些环保方面的地方性保护法规,为在西部大开发中把青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