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瓶子种树——“容器植树法”治沙获成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2001年3月21日
用矿泉水瓶子种树,听起来仿佛天方夜谭。然而挺立在我国第六大沙漠———库布其沙漠上的万亩胡杨林,就是内蒙古军区杭锦旗人武部政委王中强用瓶子一棵一棵种出来的。
杭锦旗中间横亘着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是土地沙化的“重灾区”。人武部政委王中强自4年前上任以来,就把目光放在茫茫沙漠上。他积极取得地方政府和当地牧民的支持植树造林,在低洼沙谷中栽种耐旱的灌木沙棘、沙柳,尚有部分能够存活,但由于沙尘暴的肆虐,极大地影响了树苗的成活率。1997年7月,人武部组织民兵在沙漠种下的3000亩沙柳、胡杨和沙达旺,在紧随而至的特大沙尘暴中被连根拔起或被流沙掩埋。
王中强没有屈服于沙尘暴的淫威,他开始留意流沙和风向对植树的影响,探索沙漠植树的规律。他从空酒瓶“插绿赏花”中得到启示,找来十几个空矿泉水瓶,灌满水后插上胡杨小苗埋进沙里。几个星期过后,树苗长出了根须,而瓶中的水消耗不到5毫升。王中强推算,一瓶水至少可以维持半年。而到那时,瓶子早已成为侧根,胡杨的主根深深地扎入沙漠深处,一棵树即宣告种植成功。
1998年春节,王中强带领民兵用这种方法栽下4000棵胡杨,年底总成活率达到了85%,于是他把这种带水栽培的植树方法取名为“容器植树法”。小小的瓶子迅速扩展着人武部的万亩林面积,乔、灌、林、草竞相生长,枸杞、甘草等中药材也落地生根,一些野生动物相继在这里垒穴筑巢。昔日的“死亡之海”一片生机盎然,林场内的流动沙丘基本得到控制。这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不仅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很快被当地的农牧民采用。全军绿化委员会称这一创新的植树方法提供了一条建设性治沙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