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舫院士: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应遵循什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2001年4月13日
1、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这是体现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一条首要原则。西部地区很大,内部情况也很复杂,必须区别对待。首先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要防治的对象主要是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和荒漠化(以风蚀为主),地质灾害参与其中。在风沙带与黄土高原之间以及荒漠和山地之间存在着一条水蚀和风蚀的交错带,情况更为复杂。其次,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多样,从南亚热带性的干热河谷到寒温带湿润的高山森林和草甸,从暖温带半湿润的落叶阔叶林到温带极干旱的荒漠戈壁,表现出带谱很宽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及其相互交汇,加上大起大伏的地形地貌,形成众多各有特点的自然区域,有各自适宜的植被类型、生物种群及其配置格局。只有顺应这些区域特点因势利导,才能收事半功倍及稳定持续之效。再者,西部地区虽然在总体上有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特点,但在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优势产业及文化传统等方面内部差异仍很大,必然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防治策略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以及重点措施等产生深刻影响。
2、保护优先,善待自然
在西部地区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有一个正确对待自然的原则问题。长期以来,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以及所谓“人定胜天”的思想,被实践证明是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人类从做过的许多蠢事中得出了一个重要教训,就是我们人类不管有多大能耐,都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顺应善待。从这个原则出发,我们对西部地区目前还保存的自然资源和地带性生态系统都要进行保护。只有以保护为基础,作前提,再加上一些积极的生态环境建设措施,才能消除边建设边破坏的现象,加速改善生态环境的进程。
3、综合措施,林草为本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必须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包括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农(林、园)艺措施三大类别中。从过去的治理实践中总结出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含农艺措施)为主的原则,至今仍然有效。在众多措施中,林草植被建设,包括天然森林和草原植被的保护、恢复,造林种草以及林草植被的培育管理等,是治本的措施,在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体系中具有普遍性的根本意义。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酷脆弱,林草植被建设也是主要的难点所在。
4、生态经济,密切配合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优先考虑生态效益,这是建设目标的体现,是不应有争议的。但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在环境的人口负荷相对较大,大量群众(特别是广大的农牧民)依赖自然资源环境而生存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必须适当照顾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部分措施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居民的脱贫致富提供可靠的保障,这样的生态环境建设才是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有时有矛盾,但也有一致的地方。要善于找出生态和经济的结合点,在不同的利益格局和支撑强度下,采取有利于综合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措施,坚持全局利益,照顾地方利益,引导和满足群众的利益。
5、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建设区域性、综合性明显,应当面向区域的不同层次(景观、小流域、生态经济区域等)综合考虑。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水土保持方针对于整个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仍是适宜的。当然,从生态经济相结合以及宏观治理目标的角度还要考虑更大的区域层次,其中,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执行区域单元的县(市)具有关键的意义。以县为单位进行全面规划,执行各项政策,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它的政策水平和协调能力,它的工作质量和实际效果在整个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是起关键作用的。
6、加大投入,科技创新,群策群力
生态环境建设是需要相当大的投入的,它既有还历史旧债的含义,又具有作生态补偿的新意,在国家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的条件下,应当刻意予以保证,并逐步加大力度。生态环境建设需要较强的科技支撑,只有在充分应用原已积累的科技知识基础上,结合西部实际大力科技创新,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生态环境建设又是关系到千百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建设投入也不能产生足够强的积极效果。瞄准目标,依靠政策,加大投入,组织群众,科技创新,群策群力,这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必由之路。(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