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2000年水利统计公报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00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水利建设取得新成就,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增加幅度较大,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有效灌溉面积有所扩大,农村水电初级化试点工作取得巨大成绩,全国重点治理区的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防汛抗旱成效显著,水政、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不断进步,外事工作取得新进展,科研、教育及水利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我国江河防洪标准普遍偏低,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水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一  水利基本建设
 
    2000年水利基本建设继续以防洪安全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大大江大河重要干支流堤防和控制性水利枢纽建设,做好大江大河河道清淤疏浚和水库除险加固,加快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继续加强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和沿海重点保护区的海堤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城乡供水和水电事业,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2000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共计完成投资613亿元,比上年增加115亿元,增长速度为23%,投资增长幅度是历年来最大的一年。其中:防洪工程投资305亿元,占49.76%;灌溉工程投资53.7亿元,占8.8%;供水工程投资41.1亿元,占6.7%;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8.3亿元,占3.0%。
    水利基本建设在调整投资结构、优化资金配置的同时,突出重点,确保大中型项目、国债续建项目和中央项目的建设,保证水利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2000年中央直属项目完成投资138.5亿元,占当年全部项目完成投资的22.6%;大中型水利基建项目完成投资368.4亿元,占水利基建完成总投资的60.1%。其中,小浪底水利枢纽、万家寨水利枢纽等一批大中型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来源结构仍以国债为主,并有一定调整。2000年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投资72亿元,占11.8%;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215亿元,占35.1%;贷款47.8亿元,占7.8%;外资23.2亿元,占3.8%;自筹投资190亿元,占31.2%。
    中央水利投资继续保持一定的力度。2000年中央财政共安排水利基建投资280.2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197.2亿元,占70.4%;水资源工程41.6亿元,占14.8%。中央水利投资适度向西部地区倾斜,安排投资68.2亿元,占2000年中央水利投资计划的24.3%。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西部地区水利基建投资速度明显加快。2000年西部地区共完成水利基建投资131亿元,比上年完成投资增长28.4%,比2000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4%高出14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水利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
    2000年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当年水利基建施工项目3465项,投产项目1106项,项目投产率为31.9%,当年新增固定资产371.5亿元,固定资产形成率为60.6%。当年共计完成土方12.9亿立方米,石方1.4亿立方米,混凝土2084万立方米。当年新增水库库容183亿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90万亩。堤防工程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当年新建及加固堤防长度7400公里,大江大河干支流Ⅰ、Ⅱ级重要堤防累计达标1.02万公里,使大江大河堤防防洪能力普遍提高。完成崩岸防护1100公里,基础处理3500公里,填塘固基3300公里。重点海堤达标6000多公里,占需达标长度的44%。长江中下游堤防完成断面达标6100公里,占设计长度一半以上,提高了长江干堤的防洪能力。黄河下游1400公里干堤全面加高加宽,使黄河下游防洪有了基本保障。治淮、治太等其他河流的治理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国的大江大河防洪体系进一步完善,江河整体防洪能力明显提高,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还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在加强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水资源工程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2000年完成投资276.5亿元,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四川大桥水库、新疆引额济克等一大批重点水源工程、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和跨流域、跨地区调水工程基本建成投产,当年新增供水能力529万吨/日;对一批大型灌区进行了以节水为中心的配套改造;进一步加大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力度,新建一批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解决了840万人的饮水困难。
    2000年,在水利建设管理中普遍推行了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为核心、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建设管理模式。在Ⅰ、Ⅱ级堤防和其他大中型水利国债项目中,82%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水利国债项目招投标率接近100%,在700多个项目中全面实行了建设监理制,保证了工程质量、规范了工程建设管理。
    到2000年底,已有78座全国重点病险水库完成了加固任务,对下游重要城镇和铁路干线的防洪安全将发挥很大作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也获得实质性进展,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236座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2000年水利系统各省属施工单位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8亿元,比上年增加26%;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6.5万元/人,比上年增加8%;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1亿元,比上年增加3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300万元。
    当年房屋建筑面积施工规模102万平方米,其中竣工房屋面积5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价值达7.5亿元,进一步改善了水利行业办公用房和职工居住条件。
 
    二  防汛、抗旱
 
    大江大河防洪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2000年全国加强了大江大河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设,全国已建成水库85120座,水库总库容5183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420座,总库容3843亿立方米。已建成江河堤防27万公里,保护人口4.65亿人,保护耕地5.9亿亩。水利工程建设在防汛抗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000年我国总降雨量明显偏少,发生几十年罕见的严重干旱。汛期大江大河干流水情比较平稳,没有发生大范围洪涝灾害,但局部地区暴雨洪水灾害严重,河南、海南、西藏等省(自治区)的中小河流发生了特大洪水。全国受灾人口1.29亿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5亿亩,成灾0.81亿亩,直接经济损失711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经济损失103亿元。洪涝灾害低于90年代的平均水平,是灾害相对较轻的一年。
    2000年我国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东北西部、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黄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极为严重,受害范围广,受害程度重,旱灾损失巨大,城乡饮水困难问题特别突出。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6.08亿亩,成灾面积4.02亿亩,因旱损失粮食近5996万吨,经济作物损失511亿元,牧区草场受灾面积11.7亿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旱灾损失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干旱造成农村饮水问题十分突出。旱情严重期间全国有2770万农村人口和1700多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城市缺水问题突出,全国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20座城镇缺水,影响城镇人口2635万人,天津、烟台、威海、长春、大连等大中城市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规的节水措施。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有关部门全力支持防汛抗旱工作,财政部下拨特大抗旱补助费7.61亿元,国家计委安排以工代赈资金7亿元支持抗旱救灾,水利部决定小浪底水利枢纽向黄河下游补水、潘家口水库动用死库容向天津、唐山市应急供水、组织实施完成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各级水利部门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抗旱减灾效益。
 
    三  农村水利
 
    2000年农村水利突出节水灌溉工程、农村饮水工程、乡镇供水工程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水利现代化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大型灌区以节水为中心进行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推广喷滴灌等先进技术与改进传统地面灌水方法相结合,加大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力度。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有效灌溉面积有所扩大,全年新增1987万亩,累计达到8.25亿亩。节水灌溉面积新增2000万亩,累计达到2.5亿亩。到2000年底止,已累计解决2.25亿人和1.47亿头牲畜的饮水困难。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全国掀起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建设规模和实际效果都比往年好。灌溉事业的发展,为农业增产创造了条件。
    2000年末,全国共有万亩以上灌区5683处,灌溉面积3.67亿亩。机电排灌动力稳步发展,全国排灌机械装机容量达4157万千瓦,相应机电排灌面积达到5.53亿亩,其中:机电灌溉面积达到4.89亿亩。配套机电井已发展到398万眼,井灌面积2.26亿亩。2000年新增配套机电井25万眼,净增井灌面积189万亩,是近年来增加面积较多的一年。
    易涝耕地及盐碱耕地得到初步治理。全国现有易涝耕地3.67亿亩,到2000年底止,已初步治理面积3.14亿亩,占易涝面积的85%,其中:除涝标准达到五年一遇以上的有1.82亿亩。初步改良盐碱地面积0.88亿亩,占盐碱耕地的76%。
 
    四  农村水电及电气化
 
    2000年我国的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满足了山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人民小康生活用电的需求;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农村电气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小城镇建设。中西部地区中小水电的开发利用,促进中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2000年在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中,水电和农村电气化建设投资56.3亿元,水利系统新增水电装机356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共有335个县完成了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的建设任务。到2000年底,全国水利系统的电站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424万千瓦,其中:水电站4.29万处,装机容量3110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40.5%。
    2000年水利系统的电站年发电量1042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加131亿千瓦小时,增长14.4%,其中:水电发电量945亿千瓦小时,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39.4%,比上年增长16.2%。
    全国有小水电的县1520个。其中:主要由小水电供电的县783个,占全国总县数的31%;2000年中小水电供电区的县及县以下农村用电量为924亿千瓦小时。
    经国务院批准的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累计投资869亿元,有653个县达到了农村初级电气化标准。这些县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基本上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用电量“五年翻一番,十年翻两番”的目标,98%的农户用上了电,人均年用电量343千瓦时。水利水电的发展带动了工业、农业的全面发展和地方财力的增强。
    到2000年底,国家下达全国水利系统农网改造投资计划118.3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0.8亿元,占已下达投资的68.3%;完成了1894个乡镇电管站的改革任务,新建1243个供电所,共有82个县完成低压改造任务,正式上报国家计委竣工验收。累计新建、改建和改造110kV变电站41座/173MVA,110kV线路834.5公里,35kV线路4718公里,10kV线路4.49万公里,低压线路12.63万公里。
 
    五  水土保持
 
    2000年,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完成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8.3亿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7万平方公里,建成水土流失治理骨干工程118座,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平均治理速度的3倍。
    截至2000年底,全国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9万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28.4万平方公里,国家重点工程完成治理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八片重点治理区累计治理3.34万平方公里,建成基本农田744万亩,建成一大批塘坝等水利水保工程,发挥了明显的效益,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6.82万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822万亩,营造水保林2848万亩,经果林1150万亩,封山禁林2976万亩。治理区林草覆盖度由26.3%上升到45.8%。治理坡耕地1670万亩,退耕近900万亩,年均土壤侵蚀量减少1.7亿吨。黄河水保生态工程共完成治理面积0.74万平方公里,其中:修建水平梯田175万亩,营造水保林535万亩,治沟骨干工程1401座。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了生态及农业生产条件,推动了水土流失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六  水资源和水政管理
 
    1999年全国总供水量561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0.5%,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9.1%,其他水源供水量(污水处理回用和雨水利用)占0.4%。另外,海水直接利用量为127亿立方米。全国总用水量5591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63.7%,林牧渔业用水占5.5%,工业用水占20.7%,城镇生活用水占4.8%,农村生活用水占5.3%。与上年比较,全国总用水量增加156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为440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484立方米,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227升,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89升。与上年比较,人均用水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略有增加。
    水资源统一管理得到加强,水资源城乡分割管理的状况得到改善,初步形成了依法管理、开发、保护水资源的局面。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2000年成功地进行了黑河分水、保持黄河不断流和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2000年水利部门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水利立法工作,重点进行《水法》修订及《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法规的制订,共有1项水行政法规、4件部规章颁布实施。坚持立法、执法并重,全面加强依法行政工作。2000年全国共发生各类水事违法事件35069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610万元,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流域管理机构查处并结案32614件,结案率为93%,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531万元.在查处水事违法案件中,警告6404人,罚款176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折合人民币153万元,吊销许可证120件,责令赔偿损失793万元。2000年,全国共发生各类水事纠纷6037起,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流域管理机构调处5697件,调处率为94%。
 
    七  水利经营管理
 
    2000年全国水利经营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果。全国水利经营总收入超过1170亿元,实现利润近54亿元,水利资产总额达3340亿元,资产负债率34.3%。
    从产业结构上看,全部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占10%,第二产业占72%,第三产业占18%,水利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但产业结构发展仍不尽合理;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水利企业不断向规模化发展,各地开始组建以资产和产品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取得进展;水价改革取得局部突破。
    各地区水利经济发展仍不均横,存在较大差异。从总量上看,江苏、四川、山东、福建、湖南等省水利经营总收入均超过50亿元,西部地区从总体上来说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八  前期工作
 
    2000年国家进一步加大水利规划及前期工作力度,为水利工程布局和建设奠定了基础。2000年水利部共开展各类水利前期工作150项,安排投资4.6亿元。其中,开展各类水利规划编制任务60项,开展重大专题研究24项,开展水利基建项目前期工作39项,开展基础勘探等其他水利基础工作27项。各级地方政府也进一步加强了水利规划和前期工作的力度。
    2000年全国共完成各类水利规划及前期工作经费4.8亿元。规划及专题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水利部先后完成了全国水利发展总体规划、大江大河治理专项建设规划、全国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等规划和专题研究,开展了全国防洪规划、全国节水灌溉规划、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长江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嫩江、松花江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黄河重大问题及其对策已上报国务院。同时还开展了水利重大战略专题研究。
    2000年长江、黄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的堤防加固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尼尔基、临淮岗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一批跨流域、跨地区调水工程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2000年水利部共组织审查各类水利工程项目62项,工程总投资762.46亿元,其中堤防加固及河道治理工程项目25项,工程总投资236.6亿元,水资源及生态治理项目14项,工程总投资147.74亿元。大量水利工程的审查和批复有力地保证了水利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
 
    九  科研、设计
 
    2000年水利系统的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强,水利科学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西北地区水资源和全国水供求计划研究,使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研究的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新型垂直防渗技术用于长江等堤防建设,提高了堤防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和新技术含量,保证了堤防防渗效果和安全;洪涝旱灾检测评估水平得到提高;大江大河防洪决策支持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节水、水土保持理论和技术研究取得进展;示范工程和技术推广应用效益明显;小浪底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多项重大技术创新。
    2000年全国共完成各类水利科研及教育投资3亿元,完成一批水利科研成果。其中水利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组织或参与国际学术会议112次(其中12次在我国举行)。大量的科研技术开发成果,促进了行业科技进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000年水利科学研究事业单位有54个,共9620人。其中:地方水利科研院所27个,共3111人,工程技术人员2393人。部直属科研单位,2000年纵向科研合同金额5256万元,横向科研合同金额10286万元,面向社会经营开发合同总额达16703万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0年分别实现产值1.37亿元和1.13亿元,人均产值分别为12万元和15万元。
 
    十  国际合作
 
    外事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水利部已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近30个国家签订了水利水电科技、经济合作协议。水利部门已参加40多个政府间和国际水利组织,同联合国有关机构合作,承办了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国际小水电中心、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等。
    2000年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中,利用外资项目近50项,计划利用外资总额231亿元,已累计完成外资137亿元,其中2000年完成外资18.5亿元,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外资7.8亿元,白石水库、通榆河工程、珊溪水利枢纽、疏勒河农业灌溉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等8项工程本年完成外资5.7亿元。利用外资进行水利建设,不仅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水利投资不足的状况。
 
    十一  水  文
 
    水文部门强化水文信息、水资源、水质监测预报,为防汛、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服务,加快测报设施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强对防汛抗旱等信息的采集、传输和预报,建立与水利建设相适应的水文测报体系。2000年末,全国共有基本水文站3124个,水位站1093个,雨量站14242个,水质站2738个,实验站81个,地下水观测井1.17万个。全国共有7559处拍报水情测站,913处水文预报站。水文情报预报效益显著,在防灾救灾中起了很大作用。
    2000年全国共有水文人员2.52万人,各项水文经费投入总计10.9亿元,其中:事业费7.8亿元,基建费2.4亿元,水文系统拥有固定资产总值达14.4亿元。
 
    十二  职工人数、工资总额
 
    2000年末,全国水利系统在岗职工138.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7.2%。其中,部直属单位在岗职工6.7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0%;地方水利系统在岗职工131.4万人,均比上年末减少7.1%。
    2000年全国水利系统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15.5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全国水利系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430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部直属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619元,比上年增加18.4%;地方水利系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159元,比上年增加10.8%。
 
    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统计数据未包括在本公报中。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