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我国荒漠化治理的路径创新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高新才 符泳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程度较深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高达262.2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7.3%。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展了荒漠化的治理工作,近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从总体上看,荒漠化治理工作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大1560km 2,年均增长率为1.01%,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均扩大面积2100km 2,年均增长率为1.47%。当前荒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km 2的速度扩展。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我国荒漠化治理今后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现实路径?
 
  近年来,随着土地荒漠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以及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荒漠化主要是在自然因素基础上由人为不合理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即人是荒漠化的主要导致者。很明显的事实是,在荒漠化地区,经过“治沙防沙”的艰苦努力,可能在短时期内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解决了土地荒漠化问题,但过不了多久,土地继续荒漠化。这是因为,荒漠化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大多为贫困落后地区,人们为维持生存需要而进行的滥垦、滥牧、滥采、滥樵等行为在极大程度上破坏了土地自然恢复能力,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趋势。这是土地荒漠化的根本成因。以往的治理措施——“种树种草”,由于只考虑到单一的自然原因,没有把区域内一部分土地的种树种草与本区域内另一部分土地的承载力的大幅度跃升协调起来,导致通过“种树种草”治理荒漠化的整体效果并不明显。另一治理措施——“围栏封育”,建设“草库仑”,实行划区轮牧的做法,本身没有把区域内的人畜压力释放出去。这就必然会造成围起来的地方荒漠化有所逆转,而没围起来的地方,由于人畜压力的加大而使植被破坏更加严重,势必造成荒漠化的继续加剧。
 
  传统荒漠化治理措施,只侧重于恢复植被、控制土壤风蚀等,而没有直接从荒漠化的根本成因,即减轻或消除造成荒漠化的人口压力入手,是荒漠化治理成效不显著的主要症结所在。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中国荒漠化治理的路径选择是:
 
  第一,建立并加强多学科的荒漠化综合性研究。荒漠化的发生是从植被破坏产生土壤风蚀开始的,它首先表现为自然环境问题,所以,以往我们只简单地从环境治理的角度出发,相应的研究视点及治理对策也都集中或来自于沙漠学的研究工作。其治理成效不明显,呈现点上好转、面上破坏以及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状态,也主要是受以往认识有限的影响,采取迂回治理的结果。随着荒漠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我们已经认识到,其主要成因是由于人口压力及其不经济行为造成的。要解决荒漠化问题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种树种草”等,而是要从解决荒漠化土地上过重的人口压力出发。这就需要突破以往治沙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生态学和沙漠学甚至更多的学科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研究荒漠化治理问题。只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荒漠化治理才有可能走向更科学的治理之路。
 
  第二,构建荒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系统。荒漠化地区通常也是弱可持续发展或不可持续发展地区,其人口压力引起的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不良循环因素使人地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因此,荒漠化地区经常陷入“两难”选择,一方面,环境恶化问题是由于开发和发展不足造成的,不进行开发和发展,环境恶化问题将更加严重;另一方面,要解决开发和发展问题,就有可能进一步破坏环境。但不管怎样,发展问题是根本问题,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环境的脆弱性问题,因而,在这种特殊的地区搞生产开发,必须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生态经济系统的目标是实现生态经济平衡,使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相对统一,并能在这种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中,使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其功能外在表现为生产、生活和净化的还原功能,使自然物质转变为满足人类需求的经济物质,自然能量转变为高质能量的经济能流,经济能流又转变为恢复自然能量的重要因素。比如,通过产业化经营构建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等。
 
  第三,建立以国家为主体的科学创新治理机制。由于生态工程建设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加之荒漠化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普遍困难,贫困人口比重高,国家应作为荒漠化治理的投资主体,把荒漠化治理纳入其基本建设计划之中,根据对荒漠化地区的细致调查,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方式,分阶段进行立项投资,并将公益性治理的运作机制转变为利益性治理,对于治理工程建设中的产业开发项目,采取国家贴息贷款,鼓励多种性质的投资主体积极参与,且给予投资主体一定的回报。此外,地方按一定比例配套部分资金,群众投入有偿劳动力,充分调动起荒漠化地区治沙积极性。防治荒漠化工程建设应该是结合产业开发建设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综合治理工程,必须改变以往“撒胡椒面”及无人监管的做法。只有尽快建立具有约束与激励的治理机制,才能充分调动起荒漠化地区治理和监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尽快建立和完善具有法律性质的荒漠化治理制度,才能加大治理成效和保护治理成果,使荒漠化地区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第四,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着重解决荒漠化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既然人的不经济行为是土地荒漠化的根本成因,我们就应该转变以往征服“自然”的传统观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着重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比如,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改变生产要素组合,提高荒漠化土地的粮食产量,发展沙产业;大力推广粮草间作,发展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的三元结构种植模式;大力推动荒漠化地区的工业化,沿着产业链条把人口压力从农业内部传递到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去;在荒漠化极为严重的地区,适当考虑移民开发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土地荒漠化的压力,取得有效治理效果。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