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与水土保持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 度
水和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土保持对于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退化土地的治理,减少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存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是当前热点问题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现就西部地区开发中水土保持工作问题谈一些看法。
地域分异与建设规划
我国西部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所存在的生态与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也明显不同。按照自然地域分异,西部地区大体上包括:半干旱的内蒙古与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荒漠区、高寒的青藏高原区、西南的云贵高原区以及四川盆地丘陵及周边山地区等。从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角度看,这些区域的差异十分显著。例如,干旱荒漠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沙漠化和盐渍化,黄土高原区由水力引起的土壤侵蚀强烈,青藏高原上天然草场退化普遍,长江上游地区森林破坏及山地土壤侵蚀问题严重,而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威胁也不容忽视。这些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都属于全球瞩目的环境问题。因此,对西部地区的土壤侵蚀防治和水土保持建设规划,要以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作为指导,划分不同的区域和类型,为建设规划提供科学的宏观区域框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自然条件来规划土地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拟订防治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对策与措施等。
开发整治的经验与教训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过度放牧、森林砍伐、陡坡垦殖以及工矿、道路的开发与修建等是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山地土壤侵蚀、环境退化的重要原因。自20世纪中叶起,对山地天然林进行大规模采伐,导致环境急剧退化。60年代中期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人力物力,集中开发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的水源涵养林,扩大和加剧了西南天然林区的破坏。目前,山地森林的面积和蓄积量与50年代相比减少50%以上,岷江上游,森林覆盖率由明代初期的50%降至20世纪50年代的30%,目前仅10%上下。森林破坏和陡坡垦殖导致严重的土壤侵蚀。1988年长江上游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据对第一二期治理竣工的536条小流域的调查统计,荒山荒坡面积减少了84.2%,坡耕地面积减少了38.3%,其中25°以上的陡坡耕地减少了74.3%。治理区建立了大批经果林基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有800多万人告别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协调
无论是区域开发还是环境建设,都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协调。由于对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了解很少,很多人以为西北地区土地面积辽阔,可以移民开荒垦殖。其实,西北干旱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适宜农耕的土地大多已垦殖农作。因此,应当以提高现有农田的产出为主,重视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应充分利用好广阔的草场资源,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利用不充分,管理不善,效率低且浪费很大。因此,无论从自然条件看,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对西北干旱区进行大规模的、远距离跨流域调水的设想,都存在可行性、市场需求、投资效益等许多问题,需要慎重对待。更不用说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空想型规划,甚至异想天开的错误主张。
坡地的改良与利用
坡地多平地少,是西部山区的重要特点。坡地是流水侵蚀可以发展的部位,也是宝贵的土地资源。在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影响下,强烈的流水侵蚀会使坡地表土流失,地形切割破碎,不仅丧失生产价值,还给下坡下游造成危害。因此,关键是要着重抓坡地的改良和利用。坡地既包含由流水侵蚀引起的退化土地或劣地,也包括尚未引起土地退化的坡地。坡荒地是西部山区分布较广的土地资源,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较大潜力,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坡地的改良利用和土地退化的整治不仅是除害,还应兴利,要因地制宜地使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相结合,不断提高坡地的持续生产力。
坡地改良利用要凭借速生植物除害兴利,采用复合农林经营的途径,并依据各地的特点及土地退化类型和程度,相应地、分步骤地采用环境保护型、适度开发型和资源节约型的整治恢复体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一个流域或一面坡的持续生产力。
水土保持与区域发展
自然界是有机的整体,区域间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上下游之间的作用与影响更为突出。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上游祁连山区植被遭到破坏,高山雪盖减少、冰川退缩,在20世纪50~80年代的30年间该流域年径流总量减少一半。由于全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缺乏长远规划和管理,中游武威盆地的开发规模大、用水量多,导致下游地表水资源匮缺,迫使大规模打井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质矿化度增高、盐碱地扩展、耕地撂荒、沙丘活化、沙漠化发展的严重后果。可见,作为整体的流域需要统筹安排,上下游兼顾,要将沙漠化的综合整治、生态与环境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