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之际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鲁胜力 孟宪江
今年6月2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十周年。
到目前,以长江、黄河中上游为重点的全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国家重点治理区已覆盖26个省(自治区、市)、900多个县,开展重点治理的小流域2万多条。到2000年为止,全国已经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生存之依与发展之靠
建国以来,我国在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基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功之路。
水土保持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十年来,水土保持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治理江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土保持被广大干部群众誉为党和国家的“德政工程”,山区脱贫的“致富工程”。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5号文件,明确提出“水土保持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几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一系列重要文件中都明确把水土保持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立了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步入了依法防治的轨道。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走上了依法防治的轨道,并确立了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建立了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水土保持法》的实施,对保护生态环境,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走出了一条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之路。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总结了长期以来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和教训,按照水土流失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技措施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优化农、林、牧结构,形成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防治体系。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是解决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区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治理水土流失最有效的办法和关键性措施,是一条正确的技术路线,得到水土流失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
深化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治理水土流失。
实践证明:要加快发展,关键在改革,要不断地建立新机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户包小流域,到90年代初的拍卖“四荒”使用权、股份合作等多种治理形式,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断创新机制,使责权利相统一,治管用相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和社会各界投入治理的积极性,使水土保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全国目前累计已有784万户农民、下岗职工、企业家等购买、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开发“四荒”资源,已治理1.67亿亩。各地还涌现了一大批治理开发“四荒”的大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陕西省延安市的刘世杰,个人投资600万元,实行“公司+农户”的治理形式,治理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1.5万亩,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较好的统一,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机制的新路。
一个仍然沉重的话题
我们在因取得的成绩而欣喜的同时,还应当看到事物的另一方面,那就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环境长期遭受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自然灾害,1998年“三江”大水,近几年西北地区的连续干旱,北方河流的长时间断流,去年以来北方地区多次沙尘暴的肆虐,都与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最近第二次遥感普查结果来看,一些地区通过综合防治,水土保持取得一定成效,土壤侵蚀程度有所减轻。但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沙漠化呈扩展趋势,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西部的长江上游和黄河中游以及长城沿线的农牧交错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中、东部的一些省份的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这是今后综合防治的重点。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将其确立为21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四个战略重点之一。
新形势下要有新对策
全社会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高度关注,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大江大河整治、防洪保安要求上中游地区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减少泥沙危害。人们迫切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山要绿、水要清、环境要美,把生态环境好坏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十五”期间,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坚持成功的经验,同时要适应新形势,调整思路,采取新对策,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方面要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水利部为此确定了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路: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实现由传统水保向现代水保、可持续发展水保的转变,即以水土资源的节约保护、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为主线,以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区防治,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抓好示范,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做好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21世纪水利建设三大历史性任务之一,近期目标与任务是,进一步加快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综合治理,“十五”期间完成治理面积25万平方公里,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进入大江大河的泥沙得到减少,为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经济做出新的努力。
当然,从我们目前的生态状况来看,水土保持不仅仅是未来五年十年中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更应该是未来几十年乃至几百年都必须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