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推广指南项目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南方花岗岩剧烈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验收
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代表科技部、水利部于2001年7月10日至11日在江西省于都县对“九五”期间的国家重点科技推广项目“南方花岗岩剧烈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组织了验收。来自部水保司、长委、江西省水利厅、科技厅以及华中农业大学、江西林学院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了验收会议。
花岗岩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赣、粤、闽、浙、湘、鄂等地,在南方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极易风化形成水土流失危害,土壤最大侵蚀模数可达15000吨/年.平方公里,由于其流失量大、植物难以成活,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探索我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花岗岩剧烈侵蚀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1980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受水利部委托,在素有江南“红色沙漠”之称的江西省兴国县,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经过十年的综合治理试验研究,总结出了 “南方花岗岩剧烈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该项技术主要内容是结合贡水流域的特点,通过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合理布局,多能互补,改善农村用能结构,因地制宜地布设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以工程促植物、植物保工程,达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该项目中适应当地生产、生活实际情况而采取的水平竹节沟工程、沼气池工程,以及俗称“猪--沼--果”工程的“养殖业—沼气—果业”生态型开发治理模式,在治理水土流失和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了有效作用,由于该项技术实施后取得的突出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于1992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为使这一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有效地指导同类地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1995年经水利部推荐,通过了国家科委组织的专家审查,列为“九五”期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自1996年始,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会同江西省水土保持办公室、江西省水土保持科研所,在江西省贡水流域的兴国、于都、宁都、会昌、瑞金和石城等县(市)组织推广实施。经过几年来的推广应用,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计划指标,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与会代表现场考察了于都县境内的峡山河小流域和秀段小流域的治理工程,昔日的荒山秃岭经过几年的治理已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山上郁郁葱葱,枝头果实累累,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观,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由于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实施而得到显著提高,人均年纯收入由治理前的968元提高到1991元,水土保持在当地已深入民心,被当地群众亲切地誉为“民心、致富、德政”工程。
会议验收专家组通过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和现场的实地考察,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并建议在南方同类地区加大该项技术的推广力度,以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供稿